“嫦娥一号”的最后时刻

“嫦娥一号”升空之后,工程人员就在考虑最终以何种方式终结它的生命。“我们的想法是要主动终结,绝对不能被动终结。”

责任编辑:朱力远

主动控制撞月是为二期工程积累经验。而在此之前,“嫦娥一号”已经顺利完成了它预定的四大科学目标

3月1日下午 1点钟,欧阳自远走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他是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在这里,他要跟“嫦娥一号”度过最后一个下午。3个多小时之后,“嫦娥一号”就将以粉身碎骨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全部使命。

此时,“嫦娥一号”还运行于月球背面,所有人都在等待它从月球的南极冒出来。这是“嫦娥一号”环绕月球飞行的第482天。

最紧张的三个时刻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那个时候担心多着呢,真的没有充分的把握能一切顺利发射升空,心里面提心吊胆,紧张得很。”欧阳回想当时的心情。“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

但那还并不是最令人紧张的时刻。真正最令人担心的是十多天后卫星切入月球轨道的时刻。卫星的速度和位置必须调整到自身刚好能够被月球的引力捕获:如果速度太大,卫星就会与月球擦肩而过;反之,则会直接撞到月球上去。

历史上,苏联和美国的许多月球探测器都是在这个阶段失败的。苏联的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在1959年发射升空,本来想要撞击月球,结果却以距月球近6000千米的距离飞掠而过,于是只好宣布其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枚飞越月球的探测器。同年发射的“月球2号”也并不进入月球轨道,而是直接撞击月球,后来的“月球-3”才第一次进入绕月轨道并拍摄了历史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美国的第一颗月球卫星采取的也是撞月方式,当时并没有能力使它进入环月轨道。

而“嫦娥一号”在没有任何先期经验的情况下要直接切入月球轨道。“我们第一次探月,能够切入月球的轨道,得到比较清楚的照片,仅凭这个我就可以对探月一期工程打90分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说。

“只要你当时在指控中心,看到孙家栋、栾恩杰我们三个人都相互拥抱而掉眼泪,就知道当时有多担心了。”欧阳说,&l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