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亮程和他的《本巴》:回到乡村,重返童年

每当麦子长出来的时候,白发又白了一层,你是觉得忧伤还是喜悦?古人会觉得忧伤,但我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一棵树长得快腐朽的时候,你也达到了人生的目的,树木和人类在某个瞬间同时感到生命的衰老,这就是万物有灵。

(本文首发于2023年8月24日《南方周末》)

发自:新疆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3年8月11日,重回新疆乡村十年后,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本巴》获得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视觉中国/图)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但是对写作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新疆的风。”作家刘亮程总是这么说。

从乌鲁木齐出发,驱车三个多小时,行驶三百公里,迎着新疆的风,菜籽沟村就到了。在刘亮程搬来之前,这里曾经是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最落后的村庄之一,十年一晃而过,菜籽沟已经成了一座著名的艺术家村。

五十岁上下,刘亮程感觉不论人生和写作都处在一个恍惚阶段,人到中年,即将变老,应该去向哪里?他知道自己还是会继续写,却不知道可以写到什么程度。他想:“我要做点事情,不能写一堆东西把自己的人生荒废掉。比写作更大的诱惑就是做事情。”

他成立了一间小小的文化工作室,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还曾想过承包一座道观,住在里面当道长,但奔忙了好一阵后,这个想法还是没能实现。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亮程走进了菜籽沟村,尽管这里离家乡沙湾的黄沙梁村隔着四百多公里,却还是成功地唤起了他的乡愁。“在此之前我从未来过这个地方,来到这里之后,我决定留下来。”刘亮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为了保护这座心上的村庄,当天夜里刘亮程就起草了菜籽沟村老屋保护和未来发展方案,他提出自己想要抢救性地收购或者租赁一批农家闲置的旧宅院,招募艺术家认领做工作室,将菜籽沟村打造成新疆第一个艺术家村落,并希望将废弃的菜籽沟中学改建成木垒书院。在刘亮程的号召下,有几十位艺术家进入村庄,他们还成立了“菜籽沟艺术家村落”,由刘亮程任“村长”。

为此,刘亮程几乎花光了当时全部的积蓄,仅仅是书院里一条不长的柏油路,就反反复复修了无数遍,用了几十车石子,终于把路垫起来。春去秋来,木垒书院的每一处细节,都有刘亮程无限的心思在其中。

他在每天鸡叫第一遍醒来,在鸡叫第三遍的时候起床。在菜籽沟的十年,书院里有做不完的活,需要花不完的钱。刘亮程却觉得十分值得,如果不是木垒书院,五十岁到六十岁的这个阶段,又要做些什么消耗精力呢?“我总不能让自己闲着吧?”刘亮程问自己。

写作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下地干活之余,他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修订了自己的文集。“写作对于作家来说可能是最不重要的一件事,它只是生活的果而已。经历了广阔的生活,只需要把它写出来就行。”

2023年8月11日,重回农村十年后,刘亮程的小说《本巴》获得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我的内心一直想着从来都不会长大的孩子,用天真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重新打量世界。”刘亮程在得知获奖消息后,对家乡的媒体分享了自己写作这本书的想法。

刘亮程(左二)与友人们在新疆江布拉克。(南方周末记者 余雅琴/图)

从黄沙梁到菜籽沟

1962年,刘亮程出生于新疆沙湾县一个名为黄沙梁的村子,这里位于天山北部,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他放过牛,种过地,后来成为乡农机站管理员。

劳动间隙,刘亮程开始写诗。他曾自述是“一位心高气傲的乡村诗人”,感觉自己跟所有的农民都不一样,走路的架势不一样,看天、看事物的眼睛也不一样。

1994年,刘亮程离开家乡沙湾,只身前往乌鲁木齐,在一家报社做副刊编辑,每月工资450元。打工生活中断了他的诗歌写作,他开始转向另外一种写作体裁——散文。

他还记得决定提笔写下散文的那天:“或许是在某个黄昏,我突然回头,看见了落向我家乡的夕阳……那里的漫天晚霞,一定把所有的草木、庄稼、房屋和晚归的人们,都染得一片金黄,就像我小时候看见的一样。”

刘亮程的幼年可谓不幸,八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这样的童年,让别的作家去写,可能会写成一部苦难史、一部不堪去回想的家乡史。但是当我通过写作重返自己童年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