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过七夕:女“穿针乞巧”,男“晒书晒衣”

唐代开元年间的大诗人崔颢,在《七夕词》里描写了当时都城长安的七夕夜,可谓家家乞巧、户户穿针、朝野上下共庆佳节:“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足见“穿针乞巧”这一活动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陈斌

今天是七夕节。

早在七夕到来之前,商家各类七夕限定的广告又开始进入大家视野,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现代营销的加载下,如今七夕多以“东方情人节”的面目示人,情侣之间也在为彼此挑选礼物而费尽心思。

然而在古代,七夕节与情人节并没有什么关联,而是被视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最重要的节日内容其实是针线乞巧。而七夕作为一个节日的起源,则与天文学关系密切。

最晚在周代,古人就发现牵牛星与织女星几乎总是隔银河相对,将其划为一对固定观察对象。如《诗经•大东》中就有:“跂彼织女、睆彼牵牛”。星象对于古人的意义,主要在于观象授时,七夕节所在的农历七月,织女星升到天顶最高点,正处在人们的头顶上,由两颗较小较暗星星组成的开口朝向正东时,人们就知道七月到了,这就是所谓“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此时,人间的织女们就要开始纺线织布、准备寒衣了,银河边的这颗星星被命名为织女星,此即织女星的授时功能。

大概到了战国,牵牛星和织女星,这两个分别代表农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