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孙金龙的“战斗力轨迹”
“获得了很多军功章,看起来好像都很厉害。实际上,都是很多失败铺垫起来的。”
“特别想在部队里,成为一名能打胜仗的兵。”
“军人不仅身体要进入信息化,头脑也要。”
责任编辑:姚忆江
孙金龙。
正午时分,为了练目力,孙金龙在10米外的桌子上,放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石子,就这么盯着,3分钟没有眨眼,也不流泪。
这个“射击绝技”,孙金龙称为“火眼金睛”法。他练了很久,这样在射击时,能瞄得更准。
在战训演练中,即使前方30米左右有10个直径10公分的靶子,孙金龙也能迅速拔枪精准射击。
在11秒钟内,靶子全部被孙金龙准确击落。
“神枪手”孙金龙是第71集团军“济南第一团”上尉连长,在国内外射击赛事中,拿过不少重磅奖项。
孙金龙还是个“装备迷”。
他所在连队是装甲步兵连。据战友介绍,为了更好弄清楚新装备的技战术性能,孙金龙常常头顶烈日,在“烘炉”中钻研。
炎炎夏日,装甲车里闷热异常。孙金龙经常全身湿透,呼吸急促才出来透透气。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湿透的迷彩服,十分钟就被太阳“烘干”,浮出一层泛白的盐渍,跟孙金龙黝黑的皮肤对比,色彩鲜明。
“练为战”,孙金龙对自己要求很严。但回顾自己十六年军人生涯,心仍然总是“悬”的。
“获得了很多军功章,看起来好像都很厉害。”孙金龙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实际上,都是很多失败铺垫起来的。”
钢钉连长
孙金龙每天的生物钟很准。
早上六点起床,出操、洗漱、打扫卫生后,八点准时带领连队抵达训练场展开训练。即使临近中午十二点吃午饭,孙金龙也要给自己加练一会。
“凡是跟装步连有关的专业,他都想钻研透。”战士朱元虎眼里,孙金龙不仅能熟练使用手枪、机枪、狙击枪,还对爆破技术、越野穿林,甚至是卫星导航、火力引导等,都自主学习研究。
而孙金龙在部队“火出名”,是2020年7月。
那年,孙金龙进行战术动作示范时,旧伤复发,造成左肩撕裂。在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肩部开了四刀、缝了八针、植入一枚钢钉。
但出院才五天,孙金龙便接到连队赴一线抗洪抢险的任务。
那时,家里人和战友都劝说他别去,要好好养伤,别落下病根。
“别说肩膀里有一颗钉子,哪怕十颗,我也要带大家上一线。”孙金龙清楚,抗洪抢险,抢的是时间。
虽然抢时间,但标准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带着官兵堆沙袋、填石方、夯大堤。左手绑着绷带没法铲土,孙金龙就扛沙袋。左肩无法用力,他便用右肩扛……
7月22日傍晚,连队完成当天任务,准备返回宿营区休整时,孙金龙突然发现水面的浪花越来越大。他心生疑虑,脑海里一下浮现出“浪坎”这个词。
“这种险情一旦出现,会极大侵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探险者
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