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在故土上生长丨记者手记
许多农村孩子,自幼接受的教育是对城市与工业的歌颂与向往,对自己生长之地,缺乏深入体会和留恋。经济上的匮乏可能还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自卑,精神上也在流浪,无所依归。乡村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使他们获得身份认同与自尊?
责任编辑:李慕琰
“五指峥嵘太白东,上林文化孕育中。我辈同到光明地,快乐真无比……”斯民小学的校歌,我听见过两次,第一次是在王丽导演的纪录片里。当我在教学楼里穿梭,看各个年级的孩子早读时,其中一个教室传出了歌声,十余个孩童读书读得倦了,不知怎么就唱起了校歌。
报道告一段落后,我仍会时不时想起这个地方,尤其是那些与孩子们交流的时刻。
劳动课结束后,思琪把从菜地里刚拔的韭菜塞到我手里,鼓励我尝尝。这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告诉我,之前在江西老家的学校,虽然也有许多玩耍的空间,但老师会体罚学生,她见过同学的椅子被踢翻,“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她的成绩到了三年级就一落千丈。现在她自觉成绩“好多了”。
子清也是转学生,从杭州过来。他啃着甜筒出现在周末的校园里,身后跟着几个游客,他手里的正是当导游的犒赏。这个小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