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产第一大市,湛江凭什么?
湛江
我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
获“中国对虾之都”
“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中国金鲳鱼之都”
“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等国字号荣誉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
湛江奋力开创湛江水产业发展新局面,
将海洋经济打造为湛江的名片,
打造现代化世界级海洋城市。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
湛江三面临海,
海洋面积2.1万平方公里,
大小岛屿102个,
海岸线总长2023.6公里,
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243.7公里,
占全省的30.2%、全国的6.9%,
岛岸线长799.9公里,
占全省岛岸线的32.3%。
港湾纵横但深度适中,
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
年平均气温23℃左右,
非常适宜海产品生长。
这里,产业基础雄厚
2022年,
湛江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同比增长3.66%;
总产值274.6亿元,同比增长7.7%,
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水产产业链年产值700多亿元,
水产业从业人员100多万人,
涵盖水产养殖、水产种业、水产品流通加工、
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饲料辅料、
配套服务等七大体系基本形成。
已建立水产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
现有118个水产种类共445个品种或品系,
水产种苗场480家,
各类水产种苗年产量2000多亿尾,
66种水产动物人工繁育技术
已攻克并投入生产应用。
其中淡水20个,两栖类5个,海水41个,
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形成,
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
水产种业“硅谷”初步形成。
粤西首个省级实验室
湛江湾实验室在优质鱼种育繁推方面进行研究,
突破鮸鱼、高体鰤等鱼种的育种与养殖关键技术
位于湛江东海岛上的国家863计划项目
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
国内首个国家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
“中兴1号”诞生在这里,
2011年,“中兴1号”通过国审。
填补了国内自主选育南美白对虾种虾空白。
基地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
是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基地,
饲料加工厂30多家,
年产水产饲料90万吨。
全市现有水产加工企业218家,
拥有10亿元产值以上的水产相关企业20家,
取得出口卫生注册的水产加工企业30多家。
这里,唱响“海上牧歌”
湛江海面上,深海网箱星罗棋布,
有深海网箱3500个,
占全国1/7,占全省70%,
深水网箱数量和建造能力占全国60%。
金鲳鱼、石斑鱼、军曹鱼、红鱼、鳘鱼等
从这里游向全球餐桌,
桁架式养殖平台1个,
在建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未来5年,
湛江计划建成60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
30个桁架式养殖平台,
建设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湛江向深远海养殖智能化转型,
推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建设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
加快构建“一核三群四圈”的
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格局,
为广东建设“海上粮仓”提供坚实支撑
这里,优质水产品走向全球
金鲳鱼、对虾、生蚝、石斑鱼、
东风螺、海蜇……
湛江被誉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湛江生蚝也是一绝,
鲜嫩肥美、爽滑鲜甘、脆而无渣,
被誉为“生蚝之乡”,
生蚝养殖有2000多年的历史,
生蚝年产量40万吨,
占全国的10%、全省的35%。
每三条金鲳鱼,就有一条来自湛江。
湛江是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
被誉为“中国金鲳鱼之都”,
年产金鲳鱼10万吨,占全国的40%,
实现了种苗、饲料、装备、
加工与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
总产值达100亿元,
直接从业人口约10万人,
间接从业人口近100万人,
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
湛江发展金鲳鱼深水网箱养殖,
一个大型深海网箱
半年就可产出10万斤金鲳鱼。
2023年金鲳鱼收购价最高26元/斤,
是五年历史最高价。
一条虾带火一座城。
全国每5只对虾,3只来自湛江
湛江被誉为“中国对虾之都”
湛江对虾享誉七个“全国第一”
养殖面积全国第一、
对虾种苗产量全国第一、
对虾产量全国第一、
加工规模全国第一、
出口量全国第一、
对虾饲料产量全国第一、
全国最大的对虾专业交易市场,
已成为湛江极具产业集群优势的支柱产业。
形成了育苗、养殖、流通、
加工、出口系列化对虾产业链,
带动就业超过150万人。
对虾产业内销占国内市场60%,
达300亿元人民币。
对虾出口占广东省的50%,占全国的22%,
一直稳居全国地级市的首位。
吴川罗非鱼养殖面积超4万亩,
是我国南方罗非鱼主要产区之一,
年产量超10万吨,年产值超8亿元,
从业人员超2万人。
抢先预制菜新赛道,
一夜埕、白灼虾、菠萝烤鱼、
松鼠鲷鱼、剁椒鱼头、酸菜鱼……
500多款预制菜带着湛江味走向世界
20多家水产企业发展预制菜品类20余个,
总产值达40余亿元。
金鲳鱼更是作为2022年广东预制菜首柜产品
首发RCEP成员国,
成为国际“网红产品”。
“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
湛江名副其实。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
湛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
和水产产业基础优势,
坚持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
以“一示范二中心三基地”为抓手,
奋力打造全球水产产业高地。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