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第一大省,到底有多生猛?
“广东不仅是制造业大省,
在海水养殖方面也发展得很不错,
广东海水鱼苗产量全国第一。
2022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336万吨,其中鱼类有78万吨。”
4月11日,《主播说联播》聚焦广东湛江,
美味“湛”放,“粤”来粤鲜。
湛江是广东水产第一大市,
广东是中国第一水产大省,
爱食鲜,
那是广东人天性。
鲈鱼、金鲳鱼、石斑鱼、鳜鱼、
鲍鱼、对虾、青蟹、龙虾等等,
清蒸、焖炖、煎炒、煲汤……
各式做法,
不一而足。
天下人戏称,
不愧是老广,
光靠清蒸也是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饕餮食客神往,
因一道鲜味汇聚广东。
大江大海成就第一水产大省
俯瞰中国地图,
广东俨然如一条矫健的大鱼,
从“嘴巴”至“尾鳍”,
是它绵长的海岸线。
而那密集的鱼鳞,
正是它稠密的内部水网。
广东坐拥大江,
我国第四大河流——
珠江流域1/4属于广东。
广东拥抱大海,
我国最大的外海——
南海与之相望。
这里渔业高度发达,
基础设施力量雄厚。
拥有5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
上百个优良渔港、
39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6个国家级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12个沿海中心渔港、
15个沿海一级渔港,
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这里水产资源丰富,
2021年渔业经济总产值4087.71亿元,
水产品总产量884.52万吨,
水产养殖产量756.81万吨,
位列全国第一。
这里海洋科技创新成果领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广州、深圳、湛江、东莞、珠海、江门等6个亿吨大港,
省级以上涉海平台超145个,
涉海高新技术企业609家。
万古江河,
靠海吃海,
这是广东富饶的家底,
也是活跃繁盛的渔业基因。
多个领域全国领先
“世界渔业看中国,
中国渔业看广东。”
在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大厦,
现代“绝句”,
展现第一水产种业大省之自信。
这里“1条虾”万众瞩目,
“中科1号”“中兴1号”
“海兴农3号”“海茂1号”,
位于湛江东海岛上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
由其培育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不仅填补了国内自主选育南美白对虾种虾的空白,
还突破了种虾受制于国外的“卡脖子”难题
帮助全国人民可以放心大胆地吃虾。
这里“5条鱼”名扬四海,
全国约90%鳜鱼苗、70%加州鲈苗、
60%生鱼苗、50%罗非鱼苗
均来自广东。
作为国内草鱼苗种集散地,
不仅满足各地草鱼养殖,
更以质量推动养殖模式升级。
东西南北中 吃鱼到广东
每逢佳节,
南洋游子思念广东老家,
总忘不了那道鲜美的“鲮鱼罐头”。
文㞧鲤产自广东肇庆,
慈禧太后折服于这道美味珍馐,
“岭南第一塘文㞧鲤王”因而被传唱。
上世纪60年代,
外国宾客莅临广东,
尝过文㞧鲤致流连忘返。
东西南北中,
吃鱼到广东。
全国每10条海鲈鱼,
就有7条产自广东珠海斗门白蕉镇。
白蕉地处咸淡水交接处,
所产海鲈鱼味道鲜美,
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
湛江是“中国对虾之都”,
全球每7条虾,
就有1条来自广东湛江。
湛江还是“中国金鲳鱼之都”,
年产量10万吨,
约占全国产量40%。
业界流传,
“挪威有三文鱼,
湛江有金鲳鱼。”
北有大连鲍,
南有惠来鲍。
鲍鱼,
惠来“五宝”之首。
惠来年产成品鲍2200余吨,
产值达16亿元。
全国每4颗鲍鱼,
就有1颗出自广东惠来。
阳江地处粤西,
养蚝历史200余年。
阳东县、高新区、
海陵区、阳西县,
形成四个规模化蚝养殖基地,
游客来阳江,
万不能错过“蚝华大餐”。
在广东佛山南海,
九江镇声名远扬。
这里是“中国加州鲈之乡”,
年销加州鲈上亿条,
畅销全国20多个城市。
被偏爱的九江加州鲈,
是佛山人的骄傲。
在广东江门,
台山鳗鱼享誉海内外。
台山鳗鱼产区已获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
该市鳗鱼养殖总面积约为5万亩,
年产量近3.5万吨、年产值约45亿元。
广东顺德,被誉为“中国鳗鱼之乡”,
“顺德鳗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被纳入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养殖基地面积约6万亩,
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
顺德鳗鱼烤鳗占全国的1/3,
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1/5。
国“鳗”崛起,
还看广东!
蟹中茅台,
南沙青蟹。
作为青蟹主产区,
广州南沙青蟹养殖面积2.3万亩,
年产量近1200吨。
全国每3只青蟹,
就有1只来自广东。
你以为广东鲜味只有这些?
大错特错!
打开《广东鲜味攻略》,
映入眼帘的还有
金湾的黄立鱼、
中山的脆肉鲩、
饶平的海鮸……
来茂名有博贺港,
到惠州有巽寮湾,
哪怕在广州,
南沙渔港的海鲜
也令各路吃货拍案叫绝!
海水、淡水产品兼具,
丰富多彩的水产品,
构成广东渔业的鲜明底色。
广东水产焕新颜
“番禺始为舟。”
据《山海经》记载,
早在先秦时期,
番禺越人已掌握造船技术,
和“水”密不可分。
更为人熟知的,
是广东的疍家人。
他们以船为家,
漂泊为生。
今天的珠三角和粤西沿海等地,
仍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一曲“咸水歌”,
唱出广东人身上的“海味”。
在广东,
渔业不仅是文化的延续,
更是技艺的传承。
不仅“授人以鱼”,
而且“授人以渔”。
上世纪50年代,
科学家钟麟成为水产界明星。
在他的努力下,
全球第一批全人工繁殖家鱼苗
问世于广东。
告别“靠天吃饭”,
中国水产养殖事业方兴未艾。
今天的广东水产业,
早已旧貌换新颜,
专业人才、养殖技术
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诞生了众多水产巨头,
海大、恒兴、国联、
粤海、澳华……
它们虽立足广东,
却展现世界级的雄风。
广州、茂名、佛山、湛江、潮州……
各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八仙过海,
奋力实现广东水产蓝图。
广东大力推荐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唱响“海上牧歌”,打造“粤海粮仓”,
着力打造的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全省已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近5000个,
全省海工装备“软硬件”优势突出,建成桁架式大型网箱4座。
广东水产预制菜走向全球餐桌。
这就是广东。
你仔细瞧,
地图上的广东,
如“鱼”得水。
这条“鱼”昂首挺胸,
以矫健的身姿,
奋勇直前。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