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广东“放心肉”,这样安全“上餐桌”

“安全是食品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曾如此说道。

一块猪肉,经历养殖、运输、屠宰,最终安全端上消费者的餐桌,过程并不简单。

多年来,广东做出了不懈努力。

规模养殖,出栏活猪更健康

“我从几十头生猪开始养,基本上什么都经历过了。”肇庆市益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益耀回忆。余益耀原本是机缘巧合下从建筑业跨界进入养殖业,如今他经营的益信已经成为一家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综合性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企业,存栏能繁母猪达到3万多头。

像益信这样从小养户发展现代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案例在广东还有许多。如今,广东省养猪规模化程度已经达到70%以上,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非洲猪瘟暴发后,广东省年出栏500头以下猪场数量减少了近70%,年出栏1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量占出栏总量比例达到14%。

更高的规模化程度,往往意味着更规范的养殖过程。

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基地。

2009年,瘦肉精致人食物中毒的事件震惊全国。如今,诸如瘦肉精之类的违禁药品几乎销声匿迹。在许多行业中人看来,这与广东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全国领先密切相关。

余益耀对规模化带来的养殖过程改变深有体会,“猪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了,全程都是受控的,客观上减少了不规范添加的机会。而且非洲猪瘟之后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养猪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养殖端生产模式升级,生猪品质更加稳定。据广州市番禺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所长韩万言介绍,以当前广东屠宰量最大的大石屠宰场为例,自2019年开场以来,至今暂未发现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即俗称的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检出。

更健康的猪才有更安全的肉,广东采取多项措施严把生猪养殖关口。据悉,广东对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50头以上养殖户实行备案,对规模猪场实现直联直报动态管理,指导推动规模猪场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防疫上,广东强化动物防疫管理和生猪产地检疫。养殖场须获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方可饲养生猪,需按要求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并配合开展疫病监测,定期向所在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监测情况。出栏生猪需在产地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准予出场销售。

广东广汇农牧有限公司每个季度与第三方合作进行1-2次猪群健康检测,确保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水平合格。据公司总经理遆俊岭介绍,每批生猪出栏前必须要经过尿样检测,不合格的猪不能取得检疫票。到了屠宰场,还要再采尿样、血样、组织做检测。他相信,经过如此多道“把关”,大中型以上的养殖企业,在安全上都符合标准,大部分的猪肉都是没有问题的。

政府多重把控,企业自觉遵守,2021年广东省畜禽产品省级监测合格率达99.2%,其中猪肉相关产品合格率高于其他畜禽品类。

广东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响应政策,饲料无抗快速落地

2015年,一份宣称中国兽用抗生素的使用量占据全球抗生素使用总量约1/4的研究报告在消费者中掀起轩然大波,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经过进一步挖掘,人们发现饲料中日常添加抗生素进行保健的现象在养殖业非常普遍。

2020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第194号公告,要求饲料生产企业在当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无抗的时代正式开启了。

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饲料禁抗大略,在多个层面推动养殖端抗生素减量使用。

广东是饲料大省,2021年猪饲料产量1321万吨,排名全国第一。实际上,广东饲料行业早在饲料禁抗政策正式出台之前就已经捕捉到无抗的呼声,积极投入无抗日粮技术的储备。

正大康地南方饲料事业部营销部主管张雪峰指出,广东饲料企业积极尝试使用植物提取物、精油、益生菌等替代物,可以实现相应的减抗效果。“围绕大环境变化主动适应环境,广东饲料企业做出了技术的变革更新。”

更健康的猪只。

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教槽料在业内闻名。在深圳这座中国饲料业风起之城,金新农未雨绸缪,组建研发团队率先布局无抗饲料产品,在无抗饲料、发酵饲料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据介绍,金新农采用发酵活性物质为主的无抗组合创新技术,匹配精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调控肠道菌群,为养殖户提供了高效无抗饲料综合解决方案。

在余益耀看来,如今养猪业抗生素使用已经比较规范。饲料企业基本严格执行国家无抗政策,在养殖过程中规模猪场大多使用颗粒料,猪场自行添加的可能性也更受限了。“以前用粉料可能容易一些,但现在要在颗粒料中添加就没那么容易。”

遆俊岭在介绍生猪饲养和出栏过程时也坦言,“2020年禁抗政策实施后,饲料中早已不再使用过去比较普遍的促生长类药物添加剂。在治疗用药上,我们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休药期,在肉猪出栏前一定时间内即停止治疗给药。“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狠抓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量折合纯量从2017年的4.18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3.25万吨。进入“十四五”,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提出到2025年末,5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施养殖减抗行动。广东省积极响应,在《广东省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把目标定为,到2025年末,广东省实施养殖减抗行动规模养殖场达到55%以上。

屠宰升级,生猪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

广州市番禺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检疫员谢明锋,在屠宰一线从事检验检疫工作20年,他对过去屠宰环节的乱象记忆犹新:“以前,运输、屠宰过程都没有监控,死猪继续分割售卖是常有的事。问责的时候,屠宰场会说猪是进屠宰场刚死的,但实际上,我们很难通过观察去判断猪的真正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

从猪变成猪肉,屠宰这一环非常关键。过去,屠宰场规模小、分布散、管理难,是肉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有屠宰场出于利益考虑故意拖延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等检疫人员离开之后又重新分割贩卖。还有猪贩子在把猪拉到屠宰场前,给猪额外灌注一些物质增加重量。

检疫与屠宰之间的“拉扯”曾经屡见不鲜。但如今,这些乱象也变得少见了。

广东近年来切实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生猪屠宰市场秩序因此变得更加规范,有力保障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兽医与屠宰处获悉,近年来广东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目前,全省在产生猪定点屠宰厂(场)324家,数量较2018年减少了三分之二,规模以上(年屠宰量2万头以上)屠宰企业占比达70.4%。广东建成国家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7家,建成省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61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18-2021年广东省生猪屠宰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有10家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进入全国50强。

谢明锋见证了屠宰行业的进步。他如今是大石屠宰场官方驻场检疫团队的一员。在这家广东屠宰量最大的屠宰场,60人的检疫团队每天要检疫大约8000头猪。全年365天,每天不停歇。

尽管工作量很大,但比起过去,整个过程却顺利不少。

“如今,屠宰场更规范化,检验检疫过程更容易了。整个过程都有监控,企业也都会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配合。”谢明锋谈及在屠宰检疫一线最直观的感受时说到,“屠宰场通风、环境布局、生产流程都有很大的进步,屠宰设备也更加先进。在布局上分开污染区和洁净区,动物内脏全都不落地,不会再产生二次污染。”

运输环节曾经是难以监管的“盲区”,如今广东实行可生猪运输车辆、生猪经纪人在线备案制度,加强运输过程监管。所有生猪运输车辆均要在监管系统备案,备案的运输车辆均要安装GPS定位装置,实现省内养殖场到屠宰场的全程动态监管,从此杜绝了中途给猪“增重”的做法。

各项规范性法律法规的实施,也完成了从当初的简单粗放到现行的完善细化的跨越,使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进一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轨道。

随着生猪屠宰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了更高保障,连续多年屠宰环节生猪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2022年,广东省制定《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取得不凡成绩的背后,是广东生猪产业各环节的责任与担当。如今这块广东猪肉,消费者已经可以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