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广东猪肉为何越来越香?

童年的味道,永远隐藏在每个人的舌尖。总有人惊呼,为什么猪肉越来越不像童年时那么香了?

这个问题其实颇值得质疑。是养殖的品种不对?还是养殖的模式不同?亦或是这根本属于伪命题?

笔者倒是觉得,肉香不香,可能心理因素远大于实际情况。

数十年前,中国人吃肉常常要求爷爷告奶奶,难得沾到一点荤腥,自然觉得肉香回味无穷。而今,物质短缺时代一去不复返,大多数人根本不愁吃喝,猪肉已成为一日三餐标配。如果我们天天吃“龙肉”,想必“龙肉”嚼起来也不会那么稀奇。

我认为,感慨猪肉越来越不香,很大程度上源自怀旧心理而非当下味蕾。客观地说,这些年,我们吃的猪肉肯定是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绿色和安全。

广东品牌土猪肉。图片来源:黑加宝

在重视美食的广东,尤其如此。

原因很简单,随着监管日趋严厉,行业自律性增强,行业内外两种力量深度影响,广东的养猪行业早已从散漫无序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相比几十年前,用药更加科学,养殖更加健康,环境更加友好。

用药更加科学,是最直接了当的进步。据笔者了解,20多年前,莱克多巴胺等危险品尚在一些地方大受欢迎,成为养殖户趋之若鹜的神药,以至于偶尔诱发食品安全事故。如今,随着法规日益完善,监管更加到位,在规模化养殖场,滥用药物的现象基本杜绝。2020年7月1日起,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一大招具有深远影响,有助于降低猪肉出现耐药性,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养殖方式更加健康,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养猪是一种经济活动,多年来,养殖业一直在追求“多生、少死、快长”。这种理念如果放在养殖业思考,可能并无问题,但如果放在食品产业链来运作,则需要进行反思。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在行业内外,让养殖场健康高效运转,动物吃得更加干净,住得更加舒适,活得更加愉悦,已成为共识。几十年来,行业一直在静水流深地朝着这个方向默默进步。

环境更加友好,同样来自行业内外大刀阔斧的变革。无论是考察圈舍内部的动物小环境,还是考察养殖场外部的青山绿水,当下都已与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尽管还可能存在个别需要继续完的地方,但养猪业内外的变化,有目共睹:生猪正在享受越来越多的福利养殖模式,而养殖场周边的人居环境也因政策与技术的进步变得更加美好。

壹号土猪的档口。

广东既是每年生产3000多万头猪的养殖大省,也是每年消费5000万头猪以上的肉类消费大省。坐拥大湾区超级市场,环境得天独厚,广东很容易成为品牌肉争抢的天堂。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各类美味猪肉品牌早已在广东市场拼抢得热火朝天。中国最知名的各大品牌肉,基本上都已经在广深市场现身。而中国最出名的“猪肉佬”——北大猪倌陈生诞生于广东市场,可谓是广东猪肉市场潜力巨大的明证。

消费是最好的驱动力。广东猪肉,只会越来越香!广东品牌,只会越来越响。

【来源】南方+  南方农村报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