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账”如何出台

这份预算草案花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历经数次修改而制成,需要连闯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人大代表、主席团会议、大会表决等六道关卡并获得批准,方能出台。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历时十月,连闯六关

今年的账本

白色的预算报告,黄皮的预算说明册,红皮的预算图表册,蓝皮的中央部门预算册。每个代表手中的这些资料,就是今年的“国账”。

39页报告正文,10页名词解释,12个图表说明,和94个提交审议的中央部门预算,构成这份“最沉最厚”的账本。

另一个巨大的变化是,更多的中央部门提交预算。94个中央部门预算,比去年增加了44个,比2000年增加了90个。

部门预算,实际上一个部门一本账,这样他们的收入都得进账,花钱也得按账本来。目前编制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有168家,其中未送人大审议的主要为党的部门和保密机构。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94个中央部门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非政府部门账单,也提交人大代表审议。

这份预算草案花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历经数次修改而制成,需要连闯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人大代表、主席团会议、大会表决等六道关卡并获得批准,方能出台。

“大管家”给“小管家”分“蛋糕”

其实,早在地震之后,蛋糕就已经开始了大块的切割,预算框架定调。

2008年5月23日,财政部正式下文,开始进行新一年的预算编制。

两周后,中央各大部委和直属部门的财务负责人齐聚一堂,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作动员讲话,部署编制2009年中央部门预算。

这时候所有人都“求钱若渴”。一方面,高通胀幽灵徘徊,各部门年度预算“胃口膨胀”;另一方面,中国刚刚经历南方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这两次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