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留之间:裸辞到大理,然后呢?

虽然丰俭由人,“在大理多少钱都能活”,但她也不想过那种只能满足温饱的生活。她知道,要在大理长期留下来,还是得有一个谋生本领。

2022年跨年夜,月亮在大理龙龛码头度过,很多人在那里放烟花。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人们把放完烟花的纸筒子摆在一起,点起篝火,没有人组织,大家自发地围着火堆转圈,跳起了舞。

结束旅居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她大哭起来——“又得过以前那种生活了”。

发自:大理

责任编辑:李慕琰

月亮和朋友在大理龙龛码头度过了跨年夜。(受访者供图/图)

初夏的大理,白天很长,接近晚上八点,日头才渐沉山后。白天一长,时间也像是多了起来。大部分咖啡馆要等到11点后才开门——在很多旅居人的生活里,这是自然醒的时间。

开民宿的月亮会在接下来一两个小时内,为客人办理入住或退房。下午三五点,摆摊的丸子准备开张,偶尔吆喝几声,闲时和附近的摊主聊星座。晚上九点多,夜幕真正降临后,她才收摊回家。

大理如此包容,承载着许多裸辞的年轻人寻求另一种新生活的理想。停留在这里的人,无论来自哪里,又有过什么样的经历,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和节奏。

去大理的风潮由来已久。最初是1980年代的外国嬉皮士和背包客们,以及千禧年前后被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吸引而来的一批艺术家。2010年前后,大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和生活环境的不适,使得大批城市中产“逃离北上广”,伴随着“一路向西去大理”的歌声,大理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而到了2017年,大理房价暴涨,洱海苍山整治,数千家餐饮民宿关停,人们又喊出了“逃离大理”的反向口号。

即使在疫情期间,大理也继续扮演“避世之地”的角色。许多人奔向大理,寻找不被疫情打扰的生活。据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统计,2022年夏天,大理全州的游客数量暴增,仅7月的前十天就接待了游客超过230万人次。

2023年1月,取景于大理云苗村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去大理躺平”的风潮再次袭来,不少年轻人辞去城市里稳定的工作,到大理换一种方式生活。2023年春节假期的旅游接待人次远远反超疫前水平。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的数据显示,1-4月,大理共接待了海内外旅游者3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

来去之间,为什么总是大理?

在大理,随便走进一家酒吧,或是光顾一间路边的咖啡馆,不久前才裸辞、漂流至此的年轻人随处可见。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旅居时间不一,问起打算在大理待多久,大部分人都回答不知道。

在这里,你是谁并不重要。很多人自我介绍时不会告知真名,通常大家也不追问。月亮来大理超过半年了,这是她在大理专用的名字,由来是她的微信名,一个弯月的表情。

“你身上的那种社会符号会削弱。你的真实姓名、过往的职业和经历,不会成为大家判断你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当下你的人怎么样,你是不是符合我的交友标准,是不是志同道合。”小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来大理已一年左右,“它有一点脱离了传统世俗的标准判断,在那样的环境中很多人觉得放松、有归属感,大家不会对你有过多的评判。你可能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但是你在这里也能找到一些容身之处,你也能自处自洽。”

那么,决心在大理这片土地上探寻另一种新生活的年轻人,真的能过上他们想要的自由生活吗?

11月的洱海边,海鸥特别多,月亮会在某个早晨去洱海边看日出,享受阳光照射在后背上暖洋洋的感觉。(受访者供图/图)

“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大理晴天多,云是一团一团的,像棉花。来到大理的人几乎都喜欢看天、看云。星也租住的房子在洱海附近,客厅正对着苍山,透过几乎占据半面墙的窗子,能看到苍山上的云。她说哪怕每天什么都不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