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气与士大夫之心——写在汪曾祺先生逝世纪念日

生活,在他人也许万千愁闷纠结,在先生,却能化为新沏秋茶饭后烟。先生的确有士大夫气质,但也会偶尔在士大夫狭窄的田埂上错出一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1994年,北京,汪曾祺在寓所(陆中秋/图)

1995年夏天,我见过汪曾祺先生。在蒲黄榆他家里等他。汪先生的夫人施松卿先生非常热情亲切,她问我:你有老汪的字画吗?我说没有。她说:一会儿回来让他给你画。

汪先生在外面参加一个活动,午饭喝了酒回来,坐在硬木沙发上,酒后兴致高,脸红红的有点发黑发光,不等我请教,就滔滔不绝地谈。汪先生那天的谈话有点慷慨激昂,跟他作品中的散逸简淡不同。

汪先生送了我两本书。但我没有请先生给我画画,从此一直没有。彼时我很迷恋写作,一根筋地,不想别的。

汪先生家里不怎么蓄书,陈设很简朴。

那时候去一趟北京,不易。因此只见过这一面,后来通过好多次电话。因为有电话,就没有书信往来。说实话当时写信,我也不知道请教什么。我面对很多老先生都是这样,不知道请教什么,就想和他们相处相处,他们随便谈什么对我都有感激和启发。

我写东西,受汪先生影响极大。我对汪先生写的每个字,几乎都读过数遍乃至十数、数十遍。汪先生的书,每一种版本,我几乎都有。而且,每读汪先生的文字,尽管很熟,但都有初读时的享受。所以,汪先生每一种版本的新书,我都会认真地读,津津有味地,顺着熟悉的字里行间,仿佛跟着先生又行走了一次熟悉的老巷子。

我能带着汪先生的原味复述他的许多文章——什么是汪先生的原味?我说不清,但我心里有这种感觉。每遇到同样喜欢汪先生的人,他说汪先生某作品的上一句,我几乎能对出下一句。我读汪先生的作品,不是读文字,是直接在感知系统形成声音,汪先生的声音。是他的文字让我自然这样读。奇怪!我还没见过汪先生,就能读出他的声音。

从前流行寄贺年卡,有带音乐的贺年卡,打开就能播放音乐,显得高档,很贵,有的比一本书都贵。有数年每逢过年,我都给朋友寄一本汪先生的书,代替贺卡,我觉得这样值。我逛书店,觉得实在没什么可买的,就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