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周其凤:大学债务应该全社会承担

“我们培养的人才是无偿供应给社会的,这一点社会也要清楚。大学的债务应该全社会承担,而让大学来承担实在没有道理,讲到哪里去,讲到天上去,这都没有道理!”

高校债务以及后勤社会化带来的问题,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两会上的热点话题。3月10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就这个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周其凤于去年11月由吉林大学调至北京大学任职。在他担任吉林大学校长期间,这所号称“中国最大的大学”曾因欠债30亿引起广泛关注。

3月7日,周其凤在全国人大安排的五大高校校长见面会上说,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有两三千亿元的银行贷款,这源于高等教育在扩大规模、 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要的过程中,相关的财政投入没有跟上。如果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9)


回复

2012-08-12

周其凤于去年11月由吉林大学调至北京大学任职。在他担任吉林大学校长期间,这所号称“中国最大的大学”曾因欠债30亿引起广泛关注。

回复

2011-03-23

狗屁!

回复

2010-03-27

北大的校长怎么也竟这样厚颜无耻呀?中国的大学债务应该全社会承担?中国的大学是否按受全社会的监管呢?中国的大学是否向全社会负责呢?中国的大学是否为全社会服务?

回复

2009-03-23

这样的言论出自这样人的口,我真的感到脸红。不是每个大学都欠债的,也不是越漂亮的大学越有责任心。我希望某些人可以关注一些更实质的问题。不要触犯人民的尊严和感情。我上大学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为家里面创造了负债,现在又为学校也创造了负债,更被社会打到底层。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都没有怨言。别让北大毁在某些人的名下。

回复

2009-03-22

(续)不同的学校可以规定自己的收费标准,当然北大应该要高一些,要不怎么能够体现自己的毕业生的素质(或者说价值)?跨国公司不是都很喜欢去北大清华招人吗?如果这个政策出来之后他们都转向其他收费标准更低的大学去招毕业生的话,那么也就说明所谓一流大学与其他学校的差距也并不很大。当高校的毕业生能够给高校带来收入的话,高校的债务自然就可以偿还了(当然债务的产生需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 因此,不要光想着扩招能多收多少学生,能多收多少学费,能多拿多少国家拨款,更要想想毕业时的学生能卖个什么价钱。

回复

2009-03-22

其实高校的债务解决可以有一种新思路。校长先生不是说毕业大学生是无偿向社会提供的吗?改成有偿的就好了。为什么不能把大学生当成产品卖呢?国家可以出台一项政策,即所有能就业的学生都由所就业的单位或公司向学校交纳一笔费用,如果是自己创业的,则由国家负责交纳(但费用要比平均水平低)。 现在说找工作难,其实很多公司都需要人,只不过后面还多了一个“才”字。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就有这样一项政策,如果内部员工推荐其他人员来公司应聘成功的话,公司会给推荐人一笔奖金。为了得到高素质的人才,很多公司都是愿意多花一笔钱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猎头公司呢?)

回复

2009-03-22

学府政府化,政府官僚化,大学校长有几个赶说自己是教育家?校长都官僚化了,连学者都不是了!校长借全校之名、倾全校之力为自己拿大课题、争当院士,为啥呀?

回复

2009-03-22

沈阳人真的很野蛮,看病还是不贵(2009-03-22 16:27:38)[编辑][删除]标签:杂谈 在沈阳,有很多路口只有斑马线没有红绿灯,要在这种地方过马路,几乎没有车会停下来等你先过马路,不管是私家车出租车,还是军车警车或小号车,即使行人已经走在斑马线上了,那些车照样风驰电掣,按笛骂你那算好的了,加速奔你来吓死你是常事。是个人就该知道,机动车要避让行人何况是斑马线上正常行进的行人,是道德底线,是被法律捍卫的道德底线,沈阳人咋就不知道呢?大概还是人命不值钱,看病还是太便宜,假如撞死人至少要赔50万100万,撞伤人看病做手术至少花20万30万,另加赔偿费50万,你看他还差不差钱!NND

回复

2009-03-21

周其风是刚到北大任教的,这让人想起中国高校校长的频繁更替。高校校长的频繁更替是不利于高校发展的,在任校长往往从短期考虑,而不是从长远考虑。中国高等教育弊端重重,我们十分怀念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虽然高校发展缺乏资金,但不乏学术大师,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但现在高校经费相对充足,但经费的使用却令人怀疑,真正用于学术与科研的到底有多少?高校改革,是不容辞。

回复

2009-03-21

国家和人民每年在高等学校的投资够多了,可是学校的教育和建设都不尽人意,钱都花哪去了?你让我买单至少得告诉我为什么东西买单??

回复

2009-03-21

用每个人的钱 每个人都能去吗?

回复

2009-03-21

学生接受学校的培养并不是无偿的,是附带着高昂的学费的,学校为培养学生着想是应尽的教育义务,可能只靠学费大学还不能支付起为培养学生的经济开支,但在当今自主管理的大学所欠下的债务也不能全靠财政补贴。而社会是个大群体,具体要社会中哪个部门偿还呢?这也是有争议的。在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偿还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这个凸显问题,大学应从自身反省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财政,推给社会,推给学生,也许三者的合作会解决问题,但长路漫漫,三者何时才可有效结合?短期内我们还不得而知 就近考虑我们还应从大学自身发展着手,考察大学是如何为培养学生而欠下巨债的。如果只是为了表面装饰盲目扩建,以造声势进而扩大生源但是学校内部管理教学并未有本质变化,这样华而不实的投资消费而欠下的债务是不是应该由学校来独自偿还呢?难道这样私利的债务还要追加给社会,给学生吗? 我们期待着大学管理能合理支配利用有效资金,也希望大学能更诚实的在真正在为学校进行实质性建设而遇到困难时再去向社会向财政求助,而不是等到欠下巨大额度的债务时再向社会喊冤!

回复

2009-03-20

北大周代表了当前大部分政府官员的认知水平

回复

2009-03-20

我就不明白了,大学怎么会欠债

回复

2009-03-20

北大要小心了,担心被“变现”,被某人拿去补吉大债务上的无底大窟窿。

回复

2009-03-20

他在吉大校长任上,吉大背了那么多的债!恐怕他是在为此找借口!

回复

2009-03-19

在他说这些话以前,先想一下北大是怎样把校园圈起来拒绝社会的 然后再想一想北大敢不敢把这些负债的帐目一笔一笔公布出来

回复

2009-03-19

你北大招生是全国一样的标准吗? 应该有大学校长,教师,和各类机关科室处长承担。建设的钱都进你们腰包,还要全国给你们还债,羞不羞?

回复

2009-03-18

高校产业化后,大学就成了敛财的工具,名校还好点,地方性的高校就没法看了。直接无语了。。。。

回复

2009-03-18

郁闷阿,那我们学生每年交给学校那么多学费都上哪去了?中国的素质教育不是还没普及到大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