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晚,知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轻生离世,引发大批网民网络悼念。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多年来关注抑郁症群体,希望唤起更多人理解抑郁症,关爱抑郁症患者。
理解抑郁症
-
李玟的另一面:“我们永远要记住,乌云过后太阳就出来了”
这些淹没在纷繁信息海洋中的线索,指向了那个不轻易示人的、脆弱的李玟。在这样的时刻,那一面的李玟,也应该被看到。 2022年的一次视频采访,李玟被问及最讨厌自己的哪一点特性,她笑着回答:“我总是忧心忡忡的(I worry too much)。”同年另一次采访,她说,自己正在“学习‘平静’”。 -
走出深渊:寻找抗抑郁“特效药”
药物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常被低估。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大陆确诊抑郁症的患者中,采用药物治疗的比例为51.5%。 第二代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导致患者断药的一大原因。50%~85%的抑郁症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复发,其中50%的患者会在2年内复发。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2010年后,以氯胺酮为代表的NMDA受体拮抗剂被医学界寄予了厚望。“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配合在一起,疗效仍是比较好的。你要耐心,相信自己能痊愈”。 -
为什么有两个群体易于患抑郁症?
就职业而言,知识群体的抑郁发病率最高,是普通人群的约6倍;就性别而言,女性发病是男性的约2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 -
萧易忻:社会学如何理解抑郁症
“抑郁症的产生会牵涉到内在自我和外在环境两方面。从自我认知和脑神经的观点去看抑郁是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工作;而社会学会比较强调外部环境。社会工作则会尝试在服务对象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协调。只有内外两部分都得到健康的建构才能处理抑郁这个问题”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躁狂症是抑郁症的另一面吗?
躁狂症一直被认为是双相障碍的“正极”,会伴随“负极”的抑郁症发生。然而一些患者只表现出了单相躁狂,对药物也没有理想的反应。同时,一些患者误诊的经历也让人心生同情。随着研究的推进,实现对躁狂症的单独诊断、将患者从捆绑治疗的困境中解救出来,逐渐有了一丝曙光。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5日《南方周末》) -
抑郁症为何应尽早干预?
最新研究将认知损伤与之前三十年的情感症状发展状况联系了起来,这意味着在实质性病变之前对抑郁症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
社交媒体状况协助诊断抑郁症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出抑郁症和语言之间的确切关系,现在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数据优势正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这项技术也有望在将来作为辅助手段,协助临床医生更早地发现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走近抑郁症患者
-
战士结束了战斗——告别李玟
对于华语乐坛而言,李玟是一个巨大的礼物。不仅因为她在音乐上获得的成就,更因为她有着当时难得一见的洋气、热烈、活力,头发一会儿黄、一会儿红,衣着大胆,妆容出挑,不惧狂野,也能深情,满溢世纪之交的激情和希望 -
歌手阿杜:和抑郁症相处这些年
我在发布会上一遍遍说自己的故事,穿着笔挺的西装端着红酒傻笑,被闪光灯层层包围……我常常问自己:阿杜,你过得好吗?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张进:擦星星的人
我仿佛看到浩瀚的夜空,很多星星闪亮;但我知道,还有更多沉默而孤寂的星体隐藏在黑暗中,从不为人知晓。他们期待着能够彼此联络,获得能量;甚至可以发光,一起汇成璀璨的星海。——张进 -
度过凛冬,作家李西闽战胜了抑郁症
“我觉得既然一下子治不好,我就选择和疾病和平共处,疼痛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发作也是正常的,我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很多。” -
听抑郁症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每次有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很多评论都会说‘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说这些话的人都不了解抑郁症!”一名患者说起抑郁症的折磨,“病情严重时,死亡对他们来说就是诱惑,像一个香甜的馒头,想马上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