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凯恩斯主义为什么埋葬不了?
“我们这个时代将不会出现任何危机。”如果凯恩斯是个彻底的市场人士,只能成为失败的投资者,因为他的傲慢使他盲从于社会情绪不想自拔。
凯恩斯主张政府熨平周期,并不意味着凯恩斯是计划经济的拥戴者,相反,他对此深恶痛绝
有效的经济政策历久弥新,即便被埋葬多次也不会退出舞台;坏的经济政策最终总会被证明低效,甚至无效,不用埋葬也会遭到无情的淘汰。
此轮金融危机为害至大,各国政府拿出了压箱底的拯救措施,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主义,全部上阵。
我们面临的经济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大的,找不到特效药,只能将以往使用过曾经证明有效的办法加大剂量作用于经济体。无论是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还是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准则,都曾在特殊阶段将经济救出水火——如凯恩斯主义在1933年以后使市场恢复信心,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在美国的1987年股灾之后帮了大忙。
也许目前遭遇的危机与80年代之后的小危机不可同日而语,也许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声明罗斯福新政无效、是市场自我疗伤的经济学家们是对的,但谁能证明这一点呢?没有人。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人们需要政府做点什么,提振信心。心理需要上升为第一需要。
人们总是相信经验,当二战后的政府隐性之手使欧洲经济复苏,当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与2003年中国遭受SARS袭击,政府扩大投资起到了效果,人们必定相信,下一次的积极财政政策同样会成果斐然。可以说这些成果不过是经济周期的巧合,如1998年的房地产市场大发展拯救了国内的需求,2003年加入WTO导致外需扩张解决了国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