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决定速度”:成都东部新区的腾飞时刻
飞机的起飞包括三个阶段:地面滑跑、离地和加速爬升。一架飞机离开地面时,有放弃起飞的“决定速度”——至此,如果再想停留就晚了。
城市经济的建设和工程项目的实施通常也有“决定速度”。当一个规模巨大的项目开始加速时,其投入的资金、人力、设备也会到达临界点,如果此时试图退缩,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2016年5月,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这意味着天府国际机场进入滑行跑道,但这是条很长的跑道,在它能飞起来之前,还面临着巨大的管理、设计和建设方面的挑战。
2020年5月,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自此天府国际机场有了重要的载体。2021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投运,同时赋予了成都东部新区冲破“决定速度”,进入腾飞时刻的关键动力。一座机场与一座空港新城如何扶摇直上?在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投运两周年之际,东部新区正在讲述这一答案。
“太阳神鸟”诞生
“太阳神鸟”是东部新区的灵魂。
2021年4月27日,摄影师陈成与团队在天府机场拍摄了一张组合照片——神鸟映月。二十几张照片将天府国际机场合成球形,与2021年首个“超级月亮”遥相呼应。
在此之前,照片中的“太阳神鸟”只不过是一张张图纸和建设中的钢筋水泥。
2015年6月,由中建西南院联合体原创设计的天府国际机场“太阳神鸟”方案获得专家组全票通过。作为联合体主持人的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邱小勇,成为了天府国际机场设计总负责人。在他和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太阳神鸟”得以成为现实。
“太阳神鸟”的诞生,是巧妙的机缘,也是对人类数千年以来的飞天梦的呼应。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揭开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在金沙遗址出土的上万件珍贵文物中,太阳神鸟金饰最具代表性。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为四鸟绕日图,承载着古蜀人对于自然的无穷想象力,也是古蜀先民远古太阳崇拜文化的缩影。
根据机场建设集团“机场建设分为北航站区、南航站区,每个航站区两个单元式航站楼”的要求,邱小勇与设计团队反复推敲对比30余种构型,综合考虑岸线长度、旅客步行距离、陆侧接入关系等多种因素后,最终确定了两座单元式航站楼“手拉手”的构型作为最终构型。经过反复推敲的航站楼构型与太阳神鸟绕日飞翔的动感巧妙地高度契合:南北2个航站区,4座单元式航站楼,每个航站楼3个指廊,正好与太阳神鸟图案中的12道太阳纹、外层4只神鸟的图案不谋而合。这是一座为成都量身定制的国际机场,其振翅翱翔的姿态似乎在预示着成都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东部新区将以此为基点扶摇直上。
邱小勇对天府国际机场的第一感受是“美”,而建设过程中的“难”则是他更为深刻的体会。建设一座机场远比建设一座摩天大楼要难,天府国际机场仅仅一个单元航站楼的建设就需要2000余根桩基、160多万立方米土石方、11万吨钢筋。
2019年7月19日,陈成与团队第一次去到天府国际机场。在他的印象中,那时候的天府国际机场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工地现场,全是钢架和泥土。在找准角度后,陈成按下快门,拍摄下第一张记录天府国际机场的照片。
为了让这些钢架和泥土及其建设者的心血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邱小勇与设计团队要在这座71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中实现“运载工具流动、人流动、物流动、能源流动”的效率最大化。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中陆侧交通组织与转换是设计过程中的重难点之一。
天府国际机场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引入了多条高铁与地铁。陆侧交通组织需要考虑出租车、私家车、智能接驳小车、大巴等多种交通流线,同时还有市政综合管廊穿越陆侧和空侧,这项工程被称为“巨人脚下踩鸡蛋”。机场的建设者攻坚克难创造出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直接下穿机场航站楼”的高速铁路。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巨大的交通运输承载力提供的经济增长动能,在东部新区已经有所体现。据测算,天府国际机场预计能够承载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这是东部新区常住人口(七普数据:37.9万人)的238倍。2023年“五一”,成都航空枢纽(天府机场+双流机场) 共完成运输起降7690架次,旅客吞吐量109.3万人次,运输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创“五一”同期历史新高,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天府机场的枢纽地位已经凸显。
天府国际机场向南辐射,联合泸州港、宜宾港、重庆港、万州港拓展东向出海大通道,为“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打下基础。这也是东部新区加快形成高效快捷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网络和信息资源汇聚流转枢纽”的动力之源。
在拍下第一张天府国际机场照片后的3年内,陈成与团队往返机场80余次,从未错过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的每个重要时间节点。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神鸟”的身形、神态逐渐显露。与此同时,东部新区也在吸引更多的产业聚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不久前,陈成曾参观位于天府国际机场北侧正在修建中的空港综合保税区。“随着建设越来越完善,大家越来越会往这边靠拢,将这里作为旅游、购物中心。不仅如此,这里也将会成为产业中心。”陈成说。
临空经济起飞
天府国际机场正赋予东部新区突破“决定速度”,进入腾飞时刻的关键动能。2021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之后,临空指向性产业不断向东部新区聚集。2022年6月28日,东部新区举行“2022年临空经济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集中签约8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达到181亿元。四川赛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德公司”)是签约企业之一。
赛德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荔是公司的筹建者之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企业筹建的过程中,东部新区安排专员向他们介绍相关惠企政策,配合并优化流程,为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在人才奖励、房租补贴、贷款贴息、改装补助和税返等方面东部新区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其实,早在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之前,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决定在东部新区成立一家以飞机“客改货”和飞机拆解项目为基础业务的公司,这就是赛德公司。这是一个有前瞻性的决定。在东部新区的规划中,天府临空经济区将是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国家向西南开放的新窗口,一座现代化的空港新城。
2023年1月1日,赛德公司迎来了首架“客改货”飞机空客A321-200。这是一架2003年2月出厂的飞机,作为客机安全运行了18年,退役之后被封存了起来。如今,这架飞机正在赛德公司的飞机大修厂进行全货机改装。
一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寿命一般是4.8万次飞行循环,6万个飞行小时。按照常规的日利用率来计算,飞行年限在20至25年之间。赛德公司工程技术部高级工程师程羽嘉指出,达到飞行年限的飞机退役后有两种处置方式:一是被拆解,其零件会被出售,剩余价值在新飞机的1/10到1/6之间;二是进行全货机改装,剩余价值在新飞机的1/5至1/3之间。
全货机改装延长了飞机的寿命,提高了飞机的剩余价值,但对工程师来说也更具有挑战性。美国飞机工程师约翰·斯维哈特曾说道“我的专业知识与飞机和核物质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核反应堆远远比不上商业飞机复杂”。一架商用大飞机涉及到约300万个部件,约41.5万个固定物。不同的零部件,要从来自不同国家的上千个供应商中进口,且精密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公差甚至不能超过一毫米。
没有任何一个工程师能完全掌握如何制作一架商用大飞机。在赛德公司工程技术部高级工程师吕红康看来,这可能需要把一百个甚至是数百个精挑细选过的工程师的知识综合到一起。这些工程师可能还要依靠助理们提供重要的细节信息。
全货机改装要求完成前机身蒙皮的切除并对飞机的主舱门进行重新设计,对地板支撑和结构进行强化并且加装货舱装载系统,需要加装9G防撞板和对飞机的整体结构支撑进行加强……这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过程,飞机内部的空调系统、氧气系统、液压系统、电力系统等都要进行逐一的改装,而这些改装还面临着飞机老龄化所隐藏着的一系列问题。
飞机制造的难度决定了全货机改装的难度,也折射出东部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东部新区规划建设天府临空经济区将构建“航空物流服务业、航空研发制造与维修服务、航空运营服务业、临空消费服务业”4大主导产业,“航空物流、航空维修与制造、民航科技成果转化、航空培训、综合保税、临空数字制造、临空商贸”7条产业链的“4+7”产业发展体系。
赛德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与美国Precision Aircraft Solutions公司签订空客A321-200“客改货”协议的公司。该项目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赛德公司能否突破“决定速度”顺利起飞。
在程羽嘉看来,空客A320系列飞机在中国空客机队中占比较高,并且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空客A321-200将是未来10年到20年小型窄体全货机最有竞争力的机型。这是交付国内用户的首个空客A321-200“客改货”项目,将使赛德公司筑起飞机改装方案与改装技术的护城河。这也是东部新区完善航空产业链,建设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的战略先机。
目前,赛德公司的空客A321-200“客改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9月份完成改装。吕红康指出,赛德公司计划逐步把业务扩展到其他机型“客改货”,以及零部件制造领域,建立健全赛德公司航空维修技术的研发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推进改装服务。
在完善四川航空产业的维修与改装服务能力的同时,赛德公司也在带动航空零部件制造、工程技术、航材贸易关联产业的发展。这是东部新区航空产业翻开新篇章的重要标志。
一座崭新的空港新城
如今,东部新区正在聚焦航空维修制造、航空物流、航空运营服务和临空消费服务4个细分领域,构建临空经济产业链。不止于此,在规划中,东部新区还将发挥制造业承载空间优势,围绕智能硬件及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和检验检测服务产业链。
成都金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政数次提及东部新区的发展定位具有高度。这也是他选择让公司落地东部新区的重要原因。
2019年,刘政首次来到东部新区,他的第一印象是东部新区是一个“忙忙碌碌的大工地”,但是在有条不紊地前进。他看到的是正在滑行跑道加速行进的东部新区。
成都金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茂绿建”)拥有成都东部新区首张营业执照,刘政至今还记得当时营业执照发放的场景。当地政府的支持、审批的高效率让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2023年年初,四川省明确提出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推动地热节能城市新区建设。金茂绿建是以浅层地热能开发为依托的区域能源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成都东部新区打造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的样板,清洁绿色的集中供能服务可覆盖片区280万㎡,相当于植树108万棵。
此外,金茂绿建是西南地区首个区域能源和数据中心耦合的项目。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在成渝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和工业时代的电力,算力是现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算力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作为“电老虎”,其电力成本在运营成本中占比往往超过50%。金茂绿建在国内首创了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回收数据中心余热,用于区域集中供能的技术。除了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外,金茂绿建还将提供IDC、大数据、云计算、容灾备份等服务,助力东部新区建设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系统,打造低碳绿色的智慧城市。
金茂绿建“区域能源+绿色数据中心”耦合项目,将成都东部新区“白纸画图”的后发优势展露无遗。这同时也是东部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从2019年到2023年,刘政感到东部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地铁18号线投入运营。天府国际机场与地铁18号线将东部新区与成都主城区以及全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随着东部新区“人流、物流与云上的数据流”的畅通,刘政认为,高端制造业、物流产业、旅游产业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为东部新区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东部新区的具体规划体现了对前人智慧的吸纳和升华——从飞机改装业务到航空物流,从旅游购物到高端制造业和未来医学城,一座集生活、消费、产业功能于一体的空港新城正在显现。
东部新区的腾飞时刻
自古以来,交通就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京杭大运河的兴旺造就了杭州、扬州的富庶;新航路开辟,鹿特丹、东京和新加坡等港口城市依次崛起;如今,空运正在塑造联通全球的空港新城。
在邱小勇看来,航空枢纽不仅是航空,而是综合交通枢纽。天府国际机场联通了高铁、地铁、公共汽车等重要的交通工具。机场内布局有专门的货运区,还有客机带货,非常适合发展电子加工、医药、信息等新兴产业。
2023年是东部新区的产业攻坚年,东部新区内的重点项目和各大企业正在全力冲刺。金茂绿建智慧能源中心预计于今年9月主体封顶,2024年中进入调试运营阶段。刘政注意到,金茂绿建智慧能源中心周围早已是高楼林立,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西部金融创新中心、西南交大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智慧科技产业园项目正陆续落成。
产业的聚集又将使东部新区成为人才吸引力的高地。程羽嘉认为,东部新区将是全球创新人才的一个新家园。他特别提到了东部新区的生态环境,这里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成都人的后花园——四川省第二大的湖泊三岔湖。如今,东部新区已布局了22个景区景点。在这里天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贡嘎雪山。
设想身处未来的空港新城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在这里,人们可以在免税商城挑选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在这里,人们可以迅速地和不同国家的生意伙伴面对面交流;在这里,人们可以最先享受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新鲜货物;在这里,来自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可以迅速地交流最新的发现……
这一切将会发生在空港、产业与生活社区交融的空港新城。这也是东部新区的未来想象空间——向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