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为何指派护工、不允许家属陪护?警惕临时性管理措施永久化丨快评

任何为了应急而出台的临时性管理措施,如果增进了管理者的权力与利益,或产生了既得利益群体,那么,在应急事项消失之后,要废除此类措施就难了。为了维护这权力与利益,管理者或既得利益群体会提出新的理由,往往冠冕堂皇,试图让临时性管理措施永久化,从而永久性推高社会成本、制度成本。

责任编辑:辛省志

家人生病需要陪护时,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自己陪护

72%

聘请护工

28%

近日,央广网报道:北京的一些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病人,要求必须请“医院指定的护工”;医院让病人家属签署护工委托协议,由医院指派护工。

来自云南的王女士反映,她家人患有神经肿瘤,今年4月中旬在北京某医院住院11天中,因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自己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当时护工费都花了2000多元,现在还要承受价格不低的住宿费,经济压力很大”。

在北京工作的刘女士说,今年3月份,她在通州某医院做腹腔镜手术,需要住院7天。手术后两三天,插了导流导尿管,她不能下床,但医院不允许家属进入病房陪护。院方解释,这是此前防疫期间医院的规定沿用至今,并称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允许一个家属陪护。“我术后疼痛很厉害,需要家属帮忙拿饭、帮扶起身、去卫生间和换尿袋。我妈妈就在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1)


825272178
回复

825272178

2023-08-19

自愿原则

卢逢刚
回复

卢逢刚

2023-06-29

自己陪护更放心。

133****6319
回复

133****6319

2023-06-29

自己体力不行。。

直下看山河
回复

直下看山河

2023-06-29

临时性措施还有大学封闭校园

189****5116
回复

189****5116

2023-06-29

自己的想法,希望华为手机开发出养老机器人,服务社会老年人。

鲨鱼饵
回复

鲨鱼饵

2023-06-29

应该相信专业化护理

Sharp(永锐)
回复

Sharp(永锐)

2023-06-28

其实能陪护还是自己陪护为好,病人会感受到亲情,对康复帮助大。

yan13
回复

yan13

2023-06-28

真的不合理

136****0781
回复

136****0781

2023-06-28

如果有时间,肯定愿意自己陪护。说到陪护这事,本人有绝对是发言权。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没几天,他的奶奶就不幸从楼梯上摔倒当场昏迷,火速送医,在医院昏迷半月才醒来,还不认识人,因为我们都要上班,住院没几天就商量着请护工,确定请护工后开始我和老公轮流照看,累得半死,以为我上班是10点到10点,晚上下班去医院就换老公睡觉,他睡到半夜我才睡哈,白天上班手上做着事都在打瞌睡,确实非常累。后来请了个护工,以为他们通常有人看几个病人,结果照看了两天,第二天半夜就被医院电话叫去,说老人危险,医生提出建议还是自己亲属照看妥当,后来我们又只好自己照看,在医院住了差不多50天,累得够呛,娃也没时间照看,天天在姑妈家,亲亲的姑妈,我老公的亲姐姐,那时候说真的,这会想起有些不直得自己那样对待娃奶奶,就没有想到让她自己的女儿去照顾她,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以为我才是她女儿。我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后来我们两口子吵架,她向着他儿,…

137****1545
回复

137****1545

2023-06-28

自己的人懂自己……病人是需要注意心理的

139****0687
回复

139****0687

2023-06-28

没钱

№中原一剑客#
回复

№中原一剑客#

2023-06-28

恰是亲情彰显时。

杜丹
回复

杜丹

2023-06-28

个人精力有限

138****4969
回复

138****4969

2023-06-28

不得不请护工,因为要上班赚医药费啊

138****3659
回复

138****3659

2023-06-28

患者自行选择

刺瓣绿绒蒿
回复

刺瓣绿绒蒿

2023-06-28

病情凶险自己陪护,病情进入平稳恢复期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就请专业一点的护工。

长颈鹿
回复

长颈鹿

2023-06-28

医院有签约的护工公司是普遍现象,用护工要遵循自愿原则,可以由家人或自己聘请的护工,也可以请医院的护工,不可垄断。任何垄断都存在寻租空间,滋生腐败。

珍珍无忧
回复

珍珍无忧

2023-06-28

全程陪伴比较困难,工作原因

猪猪
回复

猪猪

2023-06-28

力所不逮

襄阳翼舟
回复

襄阳翼舟

2023-06-28

有必要就涉及“民生基本保障”的衣食住穿行、医疗和教育”等进行专项和可持续性“普法宣传、执法执规监督和违法行为纠正及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