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吧!摔跤爸爸——摔跤手培养出两名音乐家

那些年陪伴儿女练琴,几乎没有个人时间,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作牺牲,“音乐是我的爱好,培养孩子是我的责任,这两件事情融在一起了。”

发自:沈阳

责任编辑:黄剑

78岁的范世煌依然保持好身材

银幕上,短发女孩将对手拦腰抱起,漂亮地给出一个过背摔,哨声响起,她赢得了胜利。女孩将奖牌递给父亲,父亲用手抚摸她的头顶,说:“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结尾。看电影时,指挥家范焘几度热泪盈眶,电影里父亲训练女儿摔跤的画面,就好像自己小时候父亲训练他和妹妹弹琴一样。散场后,他立刻给父亲范世煌打了个电话:“你一定要去看这个电影。”

范世煌从来不看电影,他以为电影票价像音乐演出票一样,最便宜的也要180元。但放下电话,他马上跑到小区对面的电影院买了张票。看完后,范世煌也哭了。

范世煌生于1943年,在上世纪60年代的沈阳,他因为摔跤而成名,得到“跤王”董永山的赏识,加入沈阳市中国式摔跤队,拿了辽宁省冠军。1966年,摔跤队解散,他回到工厂做临时工。

不能摔跤了,但音乐之梦还能继续,范世煌凭借自学的手风琴技艺参加文艺汇演,在动荡年代寻得一方安稳的角落。有了孩子以后,他将音乐梦传递给他们,后来,儿子范焘成为国家一级指挥家,女儿范聪赴美留学,成为知名钢琴演奏家。

一些朋友对范世煌说:“你也是‘摔跤爸爸’。”

范世煌回答:“我比‘摔跤爸爸’还要厉害,一个人练体育,最多练到二三十岁,但我为孩子选择的音乐,可以陪伴他们一生。”

傍身之技

儿子范焘6岁时,范世煌决定让他改学手风琴。

作为一名摔跤手,范世煌在此前一年便开始训练范焘打拳,想让他继承自己运动员的衣钵。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范世煌自小喜好运动,小学的时候家里穷得经常吃不上早饭,饿着肚子也要吊单杠。初中的时候上课睡觉,下了课就直奔乒乓球台。后来去了工厂,滑冰、举重样样在行,业余学摔跤,被辽宁“跤王”董永山特招进沈阳市摔跤队。过往经历依次排开,范世煌觉得儿子也应该有运动天赋。

1961年摄于沈阳,18岁的范世煌   图/受访者提供

1974年,摔跤训练未满一年时,一个朋友的儿子从丹东市来沈阳音乐学院找老师学钢琴,范世煌陪着一同去。他特别惊讶地发现,在钢琴“贵得像直升机一样”的年代,沈阳音乐学院每个教室都有一台,他立刻断定“这个地方不得了”。

“我很小的时候就想,所有的人全是光屁股来的,为什么这个人能行,那个人不能行?”范世煌想,他的儿子也要学音乐,要上沈阳音乐学院。

手风琴是现成的,范世煌自己也练琴。那时候工厂和学校汇演,手风琴是常见的伴奏乐器,方便携带,音色丰富。上学时看老师拉琴,范世煌就惦记上了。1960年左右,他花了一整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架,没有老师教,自己琢磨着练。他有一个“五年计划”,一天拉五个小时,五年不行就再练五年。

在摔跤队时,全队每天在北市场举行“撂地儿”表演,别的队员在等待上场的间隙打扑克,范世煌就在一边拉手风琴。教练特别损地跟他开玩笑:“挺粗的腿把子,愣装细狗。”意指他一个练摔跤的粗人,非要像文化人一样学拉琴。

决定让范焘也练琴的时候,范世煌的“五年计划”已经开展到第三轮,他拉得很好,加入了市工人业余歌舞团。但怎么教儿子,他没有经验,也无人可问。他的父亲曾服役于国民党军队,1950年去了菲律宾,再没回来。

范世煌尝试把自己的经验复制到孩子身上。范焘6岁时,体重24公斤,每天要背着12公斤的手风琴练6个小时。有一天范焘从早上开始练琴,到下午吃饭时,突然说吃不下,想睡觉。范世煌看儿子的脸色像是生病了一样,心说“坏了”。第二天起床一看,范焘又跟没事儿一样,范世煌才放下心来,“小孩子就是恢复得特别快。”

1981年,范世煌把范焘送入了沈阳音乐学院附中,这时女儿范聪6岁,也到了学琴的年纪。范世煌在手风琴、小提琴、钢琴之间选择,最终让她练钢琴,每天同样至少练6个小时。

范世煌一共陪儿女们练了12年琴,回过头想,觉得自己做得对。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