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罚款治理马路“低头族”,是一个好主意吗?

专心走路,仪态端庄,这固然很好,可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过马路看手机”并不是盲走,行人也有自我管理,只要没有现实恶果和迫切的危险,没有必要诉诸法律和惩罚。立法的最重要目的应该是平息争端,而不是为树立新风,贸然地制造冲突。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全国多地兴起对马路“低头族”的治理。以浙江为例,宁波、杭州、温州、台州、嘉兴等城市,都出台条例制止“过马路看手机”,轻则罚款十元二十,重则一百二百——这差不多是行人交通违法最重的一档。福建厦门与河南南阳,也在今年加入行列。

这样的政策,在社交媒体上广受赞扬,不过也需要考虑立负面效果。

走路不要看手机,道理大家都懂,很多人做不到。媒体调查,20%的人有“低头族”的坏习惯。过马路时还看手机,毫无疑问是更坏的习惯,据我生活中观察,交通高峰期时,人潮缓慢涌过斑马线,“低头族”更是占到近一半。在城市的繁华街口,这种场景每天在发生。

走路看手机有种种缺点,行为却不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139****9978
回复

139****9978

2023-06-14

虽然有朋友反对以罚款方式治理“马路低头族”这一现象,尤其对“罚款”可能更感冒。安全管理中有句话叫“宁可听骂声,不要听哭声”,我以为可以以这种说法来解释相关部门考虑用罚款来治理“低头族”的初衷。罚款,似乎是一种不是很友好的处罚方式,但是我也曾经纳闷过。但是,实际上也真有些人“需要”罚款,我们单位以前常有人不戴安全帽进车间,后来有了罚500元一次,居然就没有人再犯这种错了,而之前是你苦口婆心劝说,人家总有万般理由的。虽然感觉有点力度大的感觉,但受到相关伤爱的风险毕竟小了。估计大多数人都知道,2021年9月1日施行的《安全生产法》就比以前较大幅度提高了罚款额度。

长颈鹿
回复

长颈鹿

2023-06-14

不要迷信于惩罚,教化更能深入人心。曾经在路口对年轻人走路看手机幽默地教导说“走路还要导航”,换来了一个笑脸

落漠塞烟
回复

落漠塞烟

2023-06-13

头痛医脚的典型案例

181****6953
回复

181****6953

2023-06-13

不能为了小概率事件剥夺社会公众的自由。有的犯罪行为都以损害结果为必要条件,难道违法认定都比定罪量刑严苛了吗?那真是畸形法制了。

183****2883
回复

183****2883

2023-06-12

想收钱就明说,拐弯抹角的

土肥肥_果冻宝盒_创始人
回复

土肥肥_果冻宝盒_创始人

2023-06-12

治标不治本,而且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