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特古道:触摸西域的千年沧桑

每年五月中旬到十月,夏特古道北段昭苏方向对游客开放。南段温宿方向目前还没有对外开放,考古、科研以及施工人员需要向当地边境管理部门申请同意后方可进入。作者有幸进入南段,并攀上古道内最险峻的冰川半腰。

夜宿天山山脉最高峰托木尔峰下,竟然听到半夜鸡鸣,恍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何故?请跟随作者一道探索神秘的夏特古道南段……

责任编辑:杨嘉敏

以新疆喀纳斯为起点,一路向南穿越边境,再沿西藏、云南边境蜿蜒抵达广西东兴,219国道在中国西部和西南版图上划出一道漫长的曲线。但这段曲线上偏偏有一截断开,这就是著名的夏特古道路段。

这大约是新疆最独特的古道,它曾是连接丝绸之路北道与新北道的纽带,如今又是环中国西()部边境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环节。古道以哈达木孜达坂为分界,一边是绿草如茵、牛羊遍野,一边是荒凉孤寂、杳无人烟,历史与现实、孤寂与喧闹相互交织,千年沧桑就浓缩在这120公里的狭长距离内,可以满足你对丝绸之路的所有遐想。

从木扎尔特冰川上俯瞰夏特古道。(张佳/图)

一道越天山

根据史料记载,夏特古道大约初开于两汉,拓展于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后,随着唐安西军大举东撤而逐渐废弃,直到清廷设伊犁将军于边境方才复开。一条夏特古道几乎是整个西域戍边历史的缩影。

古道从阿克苏温宿县破城子出发到伊犁昭苏夏特牧场,跨越盆地、天山和河谷三种地形,从地图上看,中天山就像一个巨人,将塔里木盆地和伊犁河谷挑起来,而夏特古道就是那副扁担。

在“扁担”南端,破城子古城是进入夏特古道的第一站,也是必经之路。古城最早建于唐代,后被清军沿用,分为栏墙和城墙两部分,栏墙用黄土和卵石垒成,高三、四米不等,从天山余脉的山脚下往东延伸到木扎提河畔,只在中间留出一条道路可供通行,这便是夏特古道,这里也是凭险拒敌的理想场所。

栏墙南侧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城墙残高不足两米,能清晰看出原来规模,紧邻它的是库尔干村,两者已经连在一起,许多村民的房屋就建在遗址内,破城子因此又称库尔干古城。

“库尔干”在维吾尔语中是“城堡”的意思,这也表明了它的功能。丝绸之路新北道开通前,这里是连接天山南北的唯一通道,站在城垣之上遥望古道深处,可以想见昔日兵车辚辚、驼铃阵阵的盛况。往来戍卒和商贾在这里补充给养,短暂歇脚后继续奔波于丝绸之路上。

夏特古道地形图(张佳供图/图)

巧合的是,在“扁担”另一端,夏特牧场附近同样有一处遗址——细君公主的墓和雕像。两千年前,她和另一位解忧公主奉命和亲乌孙,帮助汉朝牵制和瓦解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这期间,汉军携漠南、河西、漠北三战之勇继续西进,最终将匈奴驱逐,稳固了帝国西部边疆的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讲,细君公主也在流放之列。她本是刘汉宗室,受父亲谋反牵连被贬为庶人,后来被定为和亲人选。在她之前,除了博望侯张骞,还没有汉家儿女到过这里。细君公主故去后被葬在西域,两千多年来,始终朝着东南方向遥望长安。

一边是执戈的甲士,一边是柔弱的臂膀,破城子和细君墓,成为夏特古道最独特的印记。

古道北端的细君公主雕像(张佳/图)

过破城子后逐渐进入天山腹地,古道向左右分出多条山口,其中两条分别通往中、吉(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托木尔峰和中、哈(哈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