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幼儿园模式:家长们希望调整算法
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主动策划,加大正能量内容的供给”,已成为当前平台在青少年保护方面的通用做法。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田丰:“我们调查发现,过去一年,青少年模式的使用率从32.1%,上升到32.8%,一年上升了0.7%,基本上没有上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现在内容池的内容往往比较低幼,有的孩子刷了以后,他会说确定这是青少年模式吗?不是幼儿园模式吗?”
责任编辑:吴筱羽
一份对国内近二十家主流直播与短视频平台的调研报告显示,“主动策划,加大正能量内容的供给”,已成为当前平台在青少年保护方面的通用做法。
2023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年会分论坛——以“内容向上,未保向新”为主题的网络内容生态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秘书长凌慧珊发布了这份《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内容育苗”观察报告(2023)》。
过去两个多月,在调研抖音、快手、网易CC、微信视频号、映客直播等近二十家国内主流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并对话青少年及其家长后,调研人员发现,除了加大正能量内容供给,相关平台还通过邀请学者科普、技术赋能乡村教育等举措,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效果是本次交流会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青少年模式,即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是过去几年互联网企业力推的未成年人互联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