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异想天开的问题,这与教育生态有关”
徐义刚最大的感受是,很少能遇到提出“颠覆性”问题。“这与培养乖孩子的教育生态有关。”
贺浪萍回忆,以珠三角为例,在推广教材时,“真正开课的只有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城市,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存在科学课由生物、音乐、美术老师来上的情况,甚至没有订购教材”。
责任编辑:吴筱羽
“文科生也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吗?”2023年5月6日,在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下称“华美学校”)的一场演讲中,提问环节,一名中学生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徐义刚。
出身于乡村家庭的徐义刚,自认为科研之路是靠后天努力。年届六旬,近年他开始重视科学启蒙教育,希望“填补学生们挑战权威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空白”。但他最大的感受是,很少能遇到提出“颠覆性”问题,或者敢于挑战他的学生。
“这与培养乖孩子的教育生态有关。”徐义刚说。
科学启蒙教育并非新鲜话题。早在2017年,教育部便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同年9月,全国小学一年级增设科学课,将其作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
但在教育一线的情况并不理想。2021年,一项针对全国22座城市八千余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年内半数以上即52.1%的青少年未参与过科技活动。高中学段青少年参与率显著低于中小学,县镇、乡村青少年参与率也显著低于城市。
华美学校科创教师党一鸣观察到,当前的科学启蒙教育大多在有政府资金支持、家长资源雄厚,或地处城市的学校开展,更多学校仍限于理论教学,“很多时候还是要依靠一把手的重视”。
在徐义刚看来,科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不能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