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敞开大门,应是常态与共识丨快评
大学的开放,并不止于校园、文体设施等物理层面的开放,更重要的是知识、学术资源的开放。高校是传授已有知识、研究新知识的殿堂,而其传授知识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本校学生,向社会公众传播知识,也是大学应该担负起的职责。高校不应该是封闭的象牙塔,与社会互动互融,不仅可以更多造福社会,高校也能从中吸收能量,有助于知识创新。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恺辰
你觉得大学应该拆掉围墙吗?
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原圣约翰大学旧址)已拆除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
近来,大学校园应不应该对公众开放成为热议的话题。“五一”假期,有游人因为想进大学校园参观被阻拦而与保安发生冲突,也有高校学生收费“带逛校园”小赚了一笔。
大学校园是否开放,本来不应该是个问题。
大学在国人心中向来是神圣的。很多人对名校校园心向往之。有些人进校园是为了圆自己的名校梦;带孩子参观大学的家长,是希望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有些人进校园是为了听讲座、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还有的,则纯粹是为了观光,毕竟,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保留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比如北大的燕园曾是皇家园林,亭台楼阁,山环水抱,古木参天,景色宜人
Mustapha Mond
需要磨砺自然可以走出去啊,也不是说大学生一定要在学校里社会实践,况且很多西部的大学并没有那么多经费的,楼都没有几座(我的本科院校就是如此),在甘肃,前一年疫情就快把院校的医疗系统整崩溃了,如果加入社会的因素,未必保卫处就能承担啊
152****3277
不能苟同。大学生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磨砺。趁还有安保辅导员等协助,早日进行社会实践。保卫处压力大可以增加人手嘛。况且现在监控又那么多。至于政策落实,学生卡了解一下。一些特殊的地方,刷学生卡能享用就解决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