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老挝13号公路纪行
十二年间,曾经令我辈旅人视为畏途的老挝陆路交通,在中国科技的推动之下得以改观,而老挝的山水人文依然清秀淳朴。
随着中老铁路的贯通以及向泰国的延伸,铁路爱好者将有望从欧洲坐火车,一路西东穿越、北南纵贯,最终抵达亚欧大陆东南端的新加坡……那将是何等宏伟的铁路壮游!
责任编辑:杨嘉敏
2023年大年初一,我从云南磨憨口岸进入老挝,坐动车沿中老铁路前往老挝古都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
列车跨过南乌河时,不禁想起上一个兔年的大年初一,我曾坐着一条狭长的乌篷兰舟从琅勃拉邦出发,沿着湄公河驶入这条南乌河,溯流而上前往琅多(Nong Khiaw)。
十二年间,曾经令我辈旅人视为畏途的老挝陆路交通在中国科技的推动之下得以改观,而老挝的山水人文依然清秀淳朴,正如湄公河水蜿蜒跌宕,川流不息。
江村琅多
琅勃拉邦既是城市的名字,也是老挝北部的一个省。这里属于湄公河上游,尽管不像湄公河在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那样发育出了宽广的辫状水系,但当它一路奔腾,冲出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峡谷地带,进入琅勃拉邦省所在的丘陵地区以后,地势平缓,河床开阔,水流减缓,初次展现出这条世界第九长河的温婉一面。沿着湄公河北上,江心出露了不少礁石,在中南半岛的旱季暖阳下油光发亮。
南乌河(Nam Ou)则是湄公河在老挝境内最重要的支流,发源于中老边境的老挝一侧——它其实应该译为“乌河”或者“饭碗河”,因为Nam的意思是“河”而Ou的意思是“饭碗”——南乌河下游是老挝重要的稻米产地,古都琅勃拉邦就建于这片河水汇流的“饭碗”地带。
与湄公河相比,南乌河的河床较窄,水流较急,但在汇入湄公河前同样流速趋缓,从而发育出了众多沙丘小洲。兰舟行驶在南乌河上,不时有在此过冬的成群白鹭、苍鹭贴着河面轻盈掠过,几只黑头野鸭安安稳稳地浮荡在河面上;沿途看到不少村童戴着潜望镜——或许是海外游客废弃在此的浮潜面镜——在河里忽隐忽现,不知道是在戏水还是在摸鱼。
直到斜阳西坠,我的兰舟才抵达琅多村,结束了这段被《孤独星球》誉为东南亚最具有田园气息的水上旅程。琅多村周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陡壁直立,峰林相映。村北有一座此地罕见的公路桥,桥下是一条郁郁葱葱的狭长沙洲,以及周围星星点点的葳蕤小丘,在清澈的河水环绕之下宛如无数盆景,许多男童在盆景与碧水间跳水嬉戏,姑娘们则在河湾僻静处蒙着罗衣沐浴,上岸后先套上一条新罗衣,再将湿罗衣从里面解下——夕阳下的这一幕江村风情才是令我觉得最具有“田园气息”的。
不过就在五十年前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军还在地毯式轰炸部署在这里的巴特寮(泛指老挝共产主义运动及其武装)指挥机关,那时的村民躲在附近的石灰岩山洞里惶惶不可终日,自然没有丝毫“田园气息”可言。
为什么巴特寮会驻扎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江村琅多呢?这里是老挝北部一处丁字形的公路枢纽,村北那座公路桥向西不远就是老挝乃至中南半岛最为重要的13号公路,它从中老边境磨丁口岸起始,对接我国的213国道,向南在琅多附近分出一支通往越北重镇奠边府,主路继续向南经过琅勃拉邦通往首都万象,再沿着湄公河左岸顺流而下,经南部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