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课上,他们请学生“常去殡仪馆看看”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探讨死亡,在殡仪馆、墓地体悟死亡,共同抵御死亡恐惧……高校里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责任编辑:谭畅

你如何看待“死亡教育”?

有必要,理解生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课题

93%

没有必要,过早谈论会影响人们情绪

6%

其他看法,评论区见

2%

播客·社会人 | 在死亡课上,他们请学生“常去殡仪馆看看”

时长 55:06

电影《入殓师》剧照。 (资料图/图)

听见南腔北调的真故事,遇见南来北往的社会人。南方周末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南周播客《社会人》。

每年4月的清明节,寄托了人们对逝去之人的哀思。生活中,我们常常忌讳谈论死亡,但人终有一死,如何面对死亡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正如法国作家蒙田所说,“谁教会人死亡,谁就教会人生活”。

2000年,广州大学教师胡宜安率先在国内高校开设《生死学》课程。此后,死亡教育越来越多地走进大学校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探讨死亡,在殡仪馆、墓地体悟死亡,共同抵御死亡恐惧。

“人们的死亡恐惧往往不是因为死本身有多么痛苦,而是因为没有充分地活过,到死的时候很遗憾。” 2006年起开设《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的山东大学教师王云岭这样说。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这两位死亡教育的先行者。他们的教学故事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本期嘉宾】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宜安(左)、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云岭(右)。 (受访者供图/图)

剪辑:王丽媛

运营:廖志纯、王丽媛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5)


斯西利尤·喬伊斯
回复

斯西利尤·喬伊斯

2023-12-14

很有必要懂生死。

185****2837
回复

185****2837

2023-06-11

既然是做音频播客,建议优化一下音质

153****0707
回复

153****0707

2023-06-09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死亡,也无法完全正确认识生活

襄阳翼舟
回复

襄阳翼舟

2023-05-31

人生必修课

大风天
回复

大风天

2023-05-22

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阿白
回复

阿白

2023-05-14

并且常去重症病房逛逛

182****0611
回复

182****0611

2023-05-14

有勇气直面才能更好地活着。

朱朱
回复

朱朱

2023-05-04

生命教育

爱荷华(波波)
回复

爱荷华(波波)

2023-04-30

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不需要恐惧!我们体会身边的人死亡经历,就不再那么对死亡恐惧了

180****3581
回复

180****3581

2023-04-29

非常有必要

JACKIE.T
回复

JACKIE.T

2023-04-28

殡仪馆同意吗?墓地允许吗?

139****5430
回复

139****5430

2023-04-27

学会坦然面对死亡

152****1394
回复

152****1394

2023-04-26

何必这么早呢

接受无能
回复

接受无能

2023-04-26

过早讨论,又有多少人真的可以看开豁达呢

强歌
回复

强歌

2023-04-26

让人不在恐惧,更多的是珍惜

海燕
回复

海燕

2023-04-25

133****9510
回复

133****9510

2023-04-25

只有彻底了解死亡,才能明白活得舒心。

晔
回复

2023-04-25

理解方法不同会改变一些人今后的生活,但基于你是用心去做了

晔
回复

2023-04-25

很有必要,可能会决定很多人生活

天浪子
回复

天浪子

2023-04-25

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