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会让我们幸福吗?负面情绪是否必须消除或掩盖?

如果你收到了警报及时应对,警戒状态就会消失,但如果你捂住耳朵假装听不到,警报就会一直鸣响,成为灵魂里的嘈杂噪音,且愈演愈烈,反复冲击,成为无法逃避的梦魇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推出以来,很快风靡全球。而在极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中,生发出兴旺发达的“幸福产业链”,也让很多人背上了新的“包袱。

线上线下的心灵成长课程,卖点从成就事业变成启迪幸福;各类“幸福”相关的书籍,教人们如何忘记烦恼、苦中作乐;一堂瑜伽,一次露营,一场聚会,只要冠以“幸福”之名,都能卖个好价钱。而一番学习和成长之后,内心是否充实了不知道,钱包肯定是空虚了。

这种流行的“幸福营销”,一个主要的观点就是:通过健身、交际、励志去实现自我成长,拥抱幸福真理,排除负面情绪,从而塑造和改变自己的人生——哪怕人生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只要保持积极向上,不断努力,永不退缩和沮丧,心理上的改变就已经发生了,通往幸福的阶梯就已经在脑海中搭建成功了。

但是,幻想虽然会使人把木屑当成肉松一样咽下去,但现实中的木屑变不成肉松。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都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