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生求判职业病:未上国家目录,难定因果关系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国目前共有10类132种职业病,但无论是分类中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抑或“职业性肿瘤”,黄斗罹患的淋巴癌都不在统计的范畴内。

黄斗在向疾控部门提交工作量统计时,粗略算了一下操作X射线和CT仪器的次数。他发现,30年间操作这些仪器的次数不少于20万次。

“随着新技术、新物质材料、新化学原料的应用,可能会有新型职业性疾病不断出现,却不能及时得到承认的现象。仅采用严格适用职业病名录的做法,将使很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何海宁

利川市民族中医院的放射科室门口。(受访者供图/图)

这是湖北省利川市放射科医生黄斗罹患套细胞淋巴瘤的第6年。2021年10月,他的病情又一次恶化,但2次化疗后,他好像又躲过了病魔,可以继续活向癌症患者的下一个五年存活期。

2023年2月,他们委托律师,前往湖北省疾控中心申请职业病认诊。但又一次无功而返。2017年确认为恶性肿瘤后,黄斗一直希望能被认定为职业病,但无论夫妻俩向恩施州(下辖利川市)卫健部门反映,还是把材料递到湖北省疾控中心,这项认定工作都会因“淋巴癌不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现实被打回。

每一个工作日,55岁的黄斗总会来到办公室。他早已调离放射科,但为了工作考勤,只要有余力,黄斗就会克服头痛、腹痛、晕厥等多种不利因素来到办公室。在妻子陈敏看来,这是一种“坚持”:因无法认定为职业病而无法享受到相应的休息。黄斗也想坚持下去,他想知道,作为放射科医生,自己的病情与从事多年的工作是否有关联?

2019年,国家卫健委曾披露,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其中90%为职业性尘肺病。2022年4月,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首席专家李涛解释:“职业病诊断在医学技术方面并不难,难在对患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确认,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判断。”

不获受理的认定材料

确诊套细胞淋巴瘤晚期之前,黄斗已在医院X射线的操作和诊断岗位上工作近30年。他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操作X射线和CT机,给病人透视、拍片和做胃肠镜、胆管造影等特殊检查。

2015年12月,打完乒乓球正在擦汗的黄斗发现颈部出现了一个小肿块,还多次出现不明原因的昏厥,同为该院医生的陈敏建议黄斗做个检查。显示这是一枚良性的反应性增生。

但到2017年3月,黄斗的脸上出现了大量带状疱疹,同时开始出现乏力、低热、腹泻等症状。在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黄斗的颈部、腋窝、胸骨、腹膜等多处出现肿大淋巴结,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晚期。

作为一种并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直到21世纪,套细胞淋巴瘤才在医学上被认作一类独立疾病。陈敏回忆,黄斗的活检结果出来时,肿瘤细胞已经侵入骨髓。“这是一个恶性的肿瘤,我估计当时教授也觉得我们没什么可以治的了。”但黄斗和妻子还是咬咬牙,在武汉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化疗,花费三十余万元。

回想三十余年的从业经历,陈敏认为丈夫的病情或许与工作中长期接触放射线照射有关,因此当年6月,她先后找了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