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兵眼里的光:爱尔眼科创始人的拥军情怀

1亿元能干什么?它可以被拆分为大约6万份1500元的金额——大约是每例采用普通晶体的白内障手术,在医保报销外个人自付的费用。

中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人数虽已由1999年的300多增长至近3000,但在国际上仍处于低位。

20234月7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联合在北京启动“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1亿元公益资金,为低保特困老年退役军人提供白内障手术等服务。以每例手术大约援助1500元计算,将惠及6万退役老兵。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在启动仪式上介绍,目前我国纳入医保特困范围的退役人有91.1万人,60岁以上的有63.3万人,有不少老兵饱受白内障等眼疾困扰,严重影响老年生活。“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守护眼健康,是我们爱尔眼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同为“退伍老兵”的陈邦看来,帮助更多的同袍,这是爱尔的基因使然,也是对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呼应时代,反哺社会,这是一家企业的“拥军”之路,也是无数民营企业的发展之道。

守护老兵眼里的光

张国斌老人96岁了,他有时会梦见78年前的长沙。30米高的城墙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从早上8点开始,到中午12点,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一片,第一营打完没有一个人回来。”他所在的团原本有2000多人,战后只剩下130多人

闭上眼,战友们年轻的面庞如此清晰,睁开眼,却几乎什么也看不清。

他的右眼在多年前接受了白内障手术,随后却因为眼底黄斑萎缩严重,视力降为0.1,而左眼基本处于失明状态,作为独居老人,生活都得靠摸索着来。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一直在重庆老家务农,即使有着强烈的复明诉求,张国斌也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来进行相应治疗。

2022年,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及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广东狮子会等公益组织向张国斌伸出了援助之手。尽管张国斌已是96岁高龄,且眼底情况复杂,抱着哪怕只有1%的希望,医院仍旧尽到100%的努力,最终帮助张国斌重光明,点亮晚年生活。

截至目前,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已累计援助二十多位抗战老兵。而这只是全社会关爱老兵的冰山一角。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副院长谭吉林带队,来到张国斌家里为他进行初步眼检查。

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行动,聚焦老年退役军人因白内障致盲的问题,计划在2023年至2027年的5年时间内,投入1亿元公益资金,分5批次(每批次覆盖5至7个省份)为全国6万有意愿的低保特困老年退役军人实施白内障手术提供支持,最大限度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使他们重见光明。2023年,将由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出资1500万元,在辽宁、福建、山东、湖南、广西、贵州等6个省(自治区)进行试点,为1万例白内障患者提供援助。优先考虑抗美援朝老战士参战老兵、荣立二等功以上人员等英雄模范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根据6省(自治区)低保特困退役军人数量合理分配具体指标。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所需资金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双方共同筹集,其中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作为主要出资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负责实施白内障手术。

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动员。

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马飞雄表示,开展“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行动,正是协同社会力量做好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传递党和政府关怀温暖的生动实践,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两名老兵的拥军情怀

1980年代初,17岁的长沙人陈邦和李力第一次见到了彼此。在从长沙开往重庆的军列“闷罐车厢”里,这两个新兵开始了他们的征途。

20年后,他们合力在长沙办起了一家小小的医院,又用了20年,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眼科医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八百多家医疗机构,市值超千亿。他们的身份,也从昔日的战士变成了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的董事长陈邦和总裁李力。

两人都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过自己的军人情怀,喜欢“军人退役不褪色”这样的军旅金句。

在陈邦看来,爱尔眼科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他们战友间的互相信任,更离不开军营生活铸就的坚韧、毅力、责任、担当的意志品质。军人基因也培养了爱尔眼科反哺社会的家国情怀,这始终是他们当下事业的底色与动力。

多年来,爱尔眼科一直致力于关爱退役军人、支持国防建设。截至目前,共开展征兵宣教及视力检查8000多场,发放“军旅慰问金”7100余万元,为5万名应征入伍青年提供手术及医疗资助,助力他们圆梦军旅。同时,积极为抗战老兵提供公益检查及手术治疗,并出资设立了“退役士兵眼健康关爱基金”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将竭尽全力守护老兵眼健康,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陈邦说。

爱尔眼科旗下遍布全国的医疗机构,也一直在积极响应各地的荣军政策与拥军公益活动。

德才是青岛军休所的一名退休军人,曾因眼底血管栓塞去多家医院求医。当他走进青岛爱尔眼科医院时倍感亲切:导诊台悬挂“荣军优先”标识,挂号处开设荣军专属窗口,候诊区开设荣军专属卡座,诊疗区开设荣军专属门诊,住院区开设荣军专属病房,添加了军营特有元素。

为了帮助老人更好地治疗,医生专门为李德才制定了诊疗方案,眼底血管栓塞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后,老人的心情也开朗了许多。而整个治疗期间,两千余元的检查费分文未收。特殊惠兵政策让他感觉光荣又温暖。

青岛爱尔眼科医院CEO于召虎介绍,自成立以来,青岛爱尔眼科医院就率先加入了青岛市“荣军联盟”,并成为西海岸新区首家设立“退役军人之家”的民营企业。从“荣军惠兵”十大举措、“三优惠兵”实施办法和“携笔从戎·建功军营”励兵措施等诸多优惠措施制定到荣军氛围营造等,不仅让退役军人及亲属能享受到优先优惠的诊疗服务,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医心为军续写战友情

在离青岛一千多公里外的福州,则有着一支硕士以上学位、人均党龄超过20年的军转医疗骨干队伍。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是福建省第一位眼科女博士,原本就职于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2017年军改期间,她响应国家号召,自主择业加入爱尔眼科。

高朋芬院长

高朋芬坦言,建院第一年,并不轻松,“接到的很多都是被别的医院判了‘死刑’的患者,或者是风险太大、效果不确切的患者。”但是,攻坚克难、敢打敢拼的军人品格早已融入她的骨子里。她说,作为一家专业的三级眼科专科医院,必须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在高朋芬的带领下,许多眼科新技术在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逐步开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和患者的信任。2022年10月,她带领眼底病团队,紧急实施玻璃体切除、48G精微针视网膜中央动脉穿刺溶栓术,成功救治一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术中,她将直径50μm的48G精微针准确穿刺入直径小于160μm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溶解栓子。手术顺利完成,实现了眼科领域新技术新突破。此后,此类患者从各地慕名而来。迄今,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已经成功救治十余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

让高朋芬最引以为傲的是,如今医院已经搭建起完善的人才梯队,包括眼眶病等一些相对边缘的亚专业。以往视神经管骨折、眶尖肿瘤、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想要进行手术,只能奔波于上海、温州等地,现在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不仅如此,福建省外的眼眶病患者也前来求医。

从军医到“民医”,对高朋芬来说,不变的是那颗拥军护民的医者仁心。2023年2月,福建省退役军人关爱协会联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福建省区启动了一项面退役老兵的公益活动,同样叫“情暖老兵,守护光明”。自2023年启动,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到院就诊、检查,以及手术、配镜等等,不仅为退役老兵开通了绿色通道,还专门设置了优免套餐、手术补助、配镜补助等,将为更多老兵带来光明。

事实上,在爱尔眼科的招聘中,退役军人都是优先招录。目前,累计已为超过800名退役军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涵盖临床、经营、护理、行政、健康教育服务等,其中不少人像高朋芬一样还担任着医院CEO、院长等重要职务,丰富了退役军人职业发展。

一家民企的公益账本

“人民军队培养了我们,更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动力。”陈邦说,“企业只有和人民、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陈邦和李力算过一笔经济账,一个眼病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社会为其投入的沉没成本一年在一万至两万之间。按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测算,如果治好一个因眼疾而无法释放劳动力的病人,可以为社会减负二十万至四十万。

这笔账,已经成了爱尔眼科稳步发展的基本逻辑。公益与商业“两条腿走路”,是爱尔眼科作为一家上市医疗服务集团,找到的最佳平衡点。

在“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使命愿景下,爱尔眼科开启了“交叉补贴”的公益模式,即把一些高端自费项目的盈利,通过慈善捐赠、资助减免等方式,给予特定人群,使更多的低收入人群的眼病得到妥善治疗,享受眼科领域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

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爱尔眼科累计治愈患者上亿人次。截至目前,累计支持公益项目六百余项,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三百多个地区,公益捐赠20亿元,公益服务超过2亿人次,公益手术达100 万台。2015年底,世界银行还连续发表两篇研究报告,盛赞爱尔眼科在中国防盲事业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事实上,反哺社会需求,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始终是爱尔眼科的成功之道。在多个公开场合,陈邦都将爱尔眼科的发展归功于“国家发展的受益者”。

从民营医疗的风口,到老龄社会的需求,他们的确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也在时刻响应国家的战略。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爱尔眼科先后八次走出国门,参与“湄公河光明行”“澜湄光明行”“一带一路光明行”等国际医疗援助项目,为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地区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当地中小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和眼健康教育,并免费提供医学验光配镜等眼健康服务,获得公益活动组织者、受援国政府和患者的高度好评。

从服务“脱贫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爱尔眼科也从未缺席。爱尔眼科联合各级政府和公益组织,发起“精准脱贫光明行”“许孩子一个光明未来”“青少年眼健康关爱等公益项目,搭建起覆盖全眼科的公益救助体系,深入基层社区和偏远农村地区开展服务,在防盲治盲、眼病义诊、眼健康教育等公益事业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2023年,是爱尔眼科正式成立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在陈邦看来,爱尔眼科在公益之路上的探索,不会停歇。

正如他所说的,军人无时无刻不在战场,现在的战场是眼科医疗领域,“我将继续以军人的姿态、军人的作风,带领爱尔眼科像军队一样,攻克眼科战场一个又一个未知高地,让爱尔眼科成为眼科领域的积极探索者、推动者,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某种程度上,爱尔眼科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民营医疗发展缩影。透过一双双老兵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和它背后不变的底色。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