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的斗鸡眼

一代又一代,十三位市川团十郎延续三百余年,几乎构成一部江户以及东京的歌舞伎史。

责任编辑:刘小磊

第十三代市川团十郎白猿“袭名记念”展海报。 (资料图/图)

东京的墨田区耸立着一座电波塔,我叫它摩天树,摩天大体上谐音墨田,给日本搞个梗。塔高六百三十四米,快赶上杜甫的老柏——“黛色参天二千尺”。2022年适逢开业十周年,塔顶设一个七十厘米高的台子,歌舞伎演员市川团十郎粉墨登台,在634.70米的虚空摆出架势,闭眼比划了几下,嘴角下撇,陡然睁开斗鸡眼,瞪视须臾,以资纪念。

这个斗鸡眼叫“睨”,不是睥睨天下,而是歌舞伎表演的亮相,如同杨子荣李铁梅瞪圆了双眼。“睨”属于歌舞伎世家市川家的传家本事。袭用父兄或师傅的艺名叫“袭名”,不是血统的一脉相传,而是传承技艺。代代承袭的艺名叫“名迹”。也不只袭一个名,例如登高一睨的这位,全名是“第十三代市川团十郎白猿”,起初袭名“新之助”,再袭名“海老藏”,最后袭名“团十郎”,显示其技艺的进步过程。“白猿”是沿用第五代市川团十郎的俳号,典出江户时代的俗谚:猴子很像人,但毕竟比人差三根毛,寓意自己的水平远不及前辈。一代又一代,十三位市川团十郎延续三百余年,几乎构成一部江户以及东京的歌舞伎史。

这个斗鸡眼叫“睨”,是歌舞伎表演的亮相动作。 (资料图/图)

17世纪初,德川家康在江户之地开设幕府,这时京都有个叫“阿国”的,说是出云大社(岛根县)的巫女,女扮男装,大跳煽情舞,很受俗众欢迎。伎女们效仿,叫“游女歌舞伎”,幕府以伤风败俗为由禁止。年轻人的“若众歌舞伎”代之而起,也遭到取缔,接着又流行成年男人的“野郎歌舞伎”。歌舞伎以阿国为始祖,却变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