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明天 | 第十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开幕
第十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2022)入围暨获奖作品展于2023年3月24日下午15:30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明天艺术演讲秀暨颁奖典礼”也于当晚18:30举行,展览持续至2023年4月15日。
五粮液『明天雕塑奖』由四川美术学院、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五粮液集团独家冠名。
十年来,『明天雕塑奖』坚持立足于中国文化语境的文明互鉴,以“雕塑+”的视域,呈现雕塑本体语言与拓展性建构的张力关系,持续的关注和推介雕塑创作领域最具原创力和问题意识的作品及艺术家,提倡从观念、材料、跨媒介等多种方式来应对日益复杂交融的艺术现实和社会现实。
也正是有了民族企业五粮液集团的支持和团队不断努力,“明天雕塑奖”不断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催生后备人才。
本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于2022年7月15日至9月20日面向全国及海外进行作品征集,共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海内外国家及地区近700件(组)有效报名作品。
这些投稿艺术家中有的来自一流的艺术学院,除了国内的“老八院”,也有就读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牛津大学美术研究所、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等知名学府;有的已经和重要画廊、艺术机构展开合作,有的已成立自己的艺术工作室,有的已任教于知名艺术学院,还有艺术家已参与国内外重要展览和艺术项目。
2022年9月27日起,11位初审评委进行了紧张的盲选和评审工作,经过4轮不记名投票,最终选出20位艺术家入围今年的五粮液『明天雕塑奖』,参与到“入围暨获奖作品展”和“明天艺术演讲秀暨颁奖典礼”的现场。
在当晚18:30开始的『明天艺术演讲秀暨颁奖典礼』上,5位终评评委:于凡、史金淞、吴洪亮、彭锋、焦兴涛,与现场嘉宾、艺术家、机构代表、200多位学生和观众及线上观众一起,聆听他们的创作,聆听他们的感悟,聆听他们面对今天这个时代所发出的声音。
上: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 肖浩 先生,为艺术演讲秀暨颁奖典礼致辞
下:终评评委、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于凡 先生致辞
最终,评选出年度大奖得主:王浩,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肖浩先生为其颁发奖杯和证书;4位年度奖艺术家:滕家琪、邓坤、卢征远、陈昱辰,由终评评委于凡、吴洪亮、焦兴涛、史金淞为其颁发奖杯和证书。每位年度奖艺术家奖金两万元人民币,年度大奖得主奖金拾万元人民币。
第十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
入围及获奖完整名单
『年度大奖』
王 浩
Wang Hao
『年度奖』
陈昱辰
Chen Yuchen
邓 坤
Deng Kun
卢征远
Lu Zhengyuan
滕家琪
Teng Jiaqi
『入围艺术家』
邓玉峰
Deng Yufeng
窦付坤
Dou Fukun
谷德昊
Gu Dehao
郭定奋
Guo Dingfen
华成
Hua Cheng
李波
Li Bo
娄金
Lou Jin
梁尧峰
Liang Yaofeng
然哒(王然)
Ran Da
翁嘉乐
Weng Jialei
杨云杰
Yang Yunjie
于航
Yu Hang
江城
Jiang Cheng
张澜涛
Zhang Lantao
翟宇辉
Zhai Yuhui
『明天雕塑奖』2013年由四川美术学院和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立,2019年又得到了名族企业五粮液集团的独家支持,连续成功举办十届。
奖项展示的不仅是艺术家们某一个阶段的结果,也一步步的展示着雕塑在发展中的过程。我们愿意以探索和实践的眼光来看待『明天雕塑奖』,她呈现当下,也塑造未来,也将在这个春天迈上新的征程。
明天艺术演讲秀暨颁奖典礼
王浩创作的《所见非见》系列作品也多是以宇宙单元中的粒子碎片,以线性对称,中点对称以及折叠对称,来营造出一个接纳多样“物种”的空间容器,每个组件由多个二维单元重复累积为三维组件。
在《所见非见》系列作品中观者与作品的互动,展现在从不同视角观看的不同的感受,镜面独特的光彩折射,伴随观众移动位置,像宇宙中闪现的绚丽光辉。在不同进深去观看,也会来带不断的发现。远观像一片多彩的星云,近观星云内部通过镜面反射竟是无限浩瀚。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巨大差异,人类之所见并非真实所见。仿佛置身于多元宇宙之中,进而增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作品《时空原记》在延续以往作品《实验原》、《家原计划》、《时空原记一》的创作手法上,继续探索此系列在家园和未来园景上的表现形式,也探索个体叙事与大众交互关系下个性与共性融合的共识。
作品不仅注重现场场域的关系,而且强调雕塑形体、空间语言的表达。装置运用传统的屏风造景的形式建构了一个现场,每组装置既有自体发生的逻辑,也和观众发生交互。
邓坤用木雕速写记录当下日常生活的所见人事,提炼他们的特点和气质并进行艺术化的表现,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快速地捕捉他们的瞬间状态,舍弃了不正确的细节从而使得整体张力更加真实可信。
在雕塑创作过程中使用工具的运动轨迹为直线运动、对表现对象进行直来直去的锯、砍、切、或削的方式来进行雕刻,这种雕刻方式所形成的“直”“块”“粗”的抽象形式语言构成了木雕速写的视觉美感,其艺术视觉效果不同于传统的精致艺术而转化为另一种精致——粗犷的精致,这种表现力不仅呈现出原始的能量,同时还显示出未来的新鲜感。
琉璃面具有着红色血液般的质感,悬挂在等人高的空间,当观众走进空间,与人们的身体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距离,面具做为人脸的一种表演的象征形成看与被看,表演与被景观化。
该系列命名为“热爱生机盎然”,源自于荷尔德林的诗句。比起诗人深邃且立体的本意,我更倾向于直观其字面之意带来的感受。同时,依托于汉字的概括性与融汇性,“热爱生机盎然”中的“机”既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机械体”,反观于作品的整体面貌,创作语境似乎得到了巧妙的回应。
“寄生”是艺术家邓玉峰于2022年6月发起的艺术项目,是他面对生活了10年之久的家(工作室)即将拆迁之时紧急做出的艺术行动。在对家即将四分五裂的困境中,邓玉峰选择将家拆分成上千份,用邮寄的方式,寄存在世界各地的“寄生家庭”,等待新家安定之后再次重聚。
《天眼》用不规则“小小石子”作为元素呈现一个“大大宇宙”景观。静中有动,相互磨合,互为彼此,通过人的自然化,将人投入到浩瀚宇宙之间,透过人的情感化,使人沉浸在新的后景观之中,即强调生命力的充实性,又达到精神的无限扩展。
我在夜里常常失眠,总是思绪万千。作品中涉及到一些个人回忆以及情绪的表达,也包括了一些社会现象的映射。其实也是将我个人的生存状态到大众的生存状态进行一种碎片的、抽离的、模糊的、梦境般的方式进行呈现,以应合时代特征。此外,在整组作品的呈现方式中,出现了一些由电机装置、声音、灯光等综合媒材构成的动态展示效果,以渲染作品整体沉浸式的场域氛围。创作此组作品的过程,既是情绪从消极到积极的过程,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在中国农民工群体中,很多建筑工人为了改善生活连小学都没读完就自发进入城市,但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医疗保障等问题使他们大多数人只能将城市当作一个工作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面对日复一日的工地生活,他们有不满也有怨恨,但同时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建筑工人的孩子,我以实地体验和观察记录的方式,跟随堂哥们在建筑工地里工作、生活半年。去感受、记录父辈和堂哥们的工地生活,追根溯源去挖掘“农民工”这一头衔于我们家族有什么意义,去探究导致家族儿童留守的缘由。用“平视”的视角,黑白版画的形式,砖头砖坯的转译媒介,将这一过程中对自己有感触的人与事刻制在115块砖坯上,一块砖对应一个小故事,115个小故事和70分钟的纪录片是族人的日常,也是建筑工人的缩影。
《光景》系列作品主要从材料语言出发,尝试介入“社会空间”与“个人处境”等问题。通过形式转化将“日常之物”改造为“社会景观”般的视觉符号,调动观者情绪,试图探讨和回应当下的城市个体生活现状。
雅安,自古就因“宝藏兴嫣”而得名,这里保留了太多地球给予的资源!时代变化发展太快,我希望像当地人一样淳朴地去面对生活、创作!这里是长江源头,我选择河流海洋等水生物为主题,采用当地的鹅卵石、化石、陨石为载体,是想把这里的美丽带出去。
自然界中,很多美丽的色彩本身就是在暗示危险和死亡、食物链轮回等生态问题。把河里打捞出来的塑料垃圾与鱼作结合,通过提炼、夸张将塑料美丽、生命化,从而突显其材质特征。鹅卵石本身就与鱼的关系密切,引用当地化石它本来就是生命的载体,证明这里曾经属于海洋,有了时间的观念。关于雕刻手法,我没有过多限制,石头是有生命的,鹅卵石“相由心生”,面对每块鹅卵石我会去解读它的心声或者说记忆,根据它的特征来创作符合它的那一条鱼。鹅卵石一直沉在水底,我想它们也会羡慕那些游动的鱼儿。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来看,这是我的一种处事方式。《子非鱼》是我解读当下的产物,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
艺术“星空”是我使用泥土在展场中现场创作的,这块泥土出自我终身持续的艺术项目:“在地”创作。该项目是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地关系的改变而派生出的艺术思考和持续行动,是我从个体生命经验出发,编织与集体话语之间的关系的艺术活动,也是我的个体生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痕迹。
作品主要是对于“身份认知”与“身体幻象”的探讨。作品整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代表“造化”,映射某种由技术与价值观组建成的阶级景观。另一部则是装置中循环播放的动画,代表某种“价值”与“神话”。第一部分为装置整体——一个由亚克力板、铝型材、光敏树脂人偶、扫地机器人、电视等物料组成的层级式的方形体块。其中,光敏树脂人偶或指向作者本身,或指向某类群体。扫地机器人指代某种行为模式。而重叠放置的电视则映射着传播机制。底层不断徘徊扫射的灯管使方体宛若一个巨型的打印机。作为第二部分的动画,虽为逐帧动画,但更趋于一种充满秩序的图像序列。故事主要围绕一个奶盒形状的物体展开,叙述了现实与梦境的交替,而期间主人公似乎唤醒了某种意识。"秩序、等级、复制、冲突与服从"是整个图像序列的核心。
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通过“材料+叙事+场域”的路径来重现过去、现在、未来多维时空下的人造物与自然物的共生。我来到重庆大学城十多年了,看见了它从自然村落到城市社区的嬗变。我对弃物分类以及回收站感兴趣。我想是否可以通过“雕塑”的方式来对身边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打包整理。重新排列塑造布置、建构出一个自然物+人造物混生的生态场域。同时这些发光的一闪一闪的不明物,就像城市丛林中的培育的荧火虫。显得珍贵且更需要呵护。让熟悉的景观得到更新;让艺术平行于生活;让明天的雕塑“投射”今天现实文明的表达…
在后疫情时代,人人都被迫成为了全球性灾害的目击者。由于疫情间接推动了网络媒体的发展,但其“后真相”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很多原本既定的规则被打破,全球的互联网生态充斥着舆论导向。我将国内外的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对疫情评论的文字扭成雕塑的形态,并将这些“电子舆论遗留物”丢弃在CV元宇宙中,仿佛电子垃圾在太空随意飘荡 。
近年来,无论是在网络空间还是现实空间,人与人之间的“间距”与“矛盾”越来越引人深思。许多人在身体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自身的“着装”外表,创造了不同的形象,这种改变产生了一些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一层隔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只是通过其他媒介传播到空气中,而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发声目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作品中的面具和防弹衣成为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同时也是被遮盖后某种权力的象征。这些装束既能隐藏个体的真实面貌,又能为其提供一定的保护和掩护,同时也凸显了社会中权力和控制的存在。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当地人一年中的收入基本来自一年一季的荔枝收成,而在2、30年前开始,便有纸厂、木厂让村民种下桉树,三五年便能持续获取收入,自此桉树接替荔枝成为这里第二样主要经济作物。直到近5年,这里有了开发商投资,租赁、用地、用工、承接简单施工成为当地人的收入来源,荔枝则成为村民开辟建房的阻碍,作品便来自艺术家买下一株在路边被推倒遗弃的荔枝树头。“冚抌企”是当地的一句客家话,意思“盖了它”,它另一层含义是“没用的东西往土里堆起一把火烧掉”。艺术家希望用当地桉树纤维做纸,做一张足以将树头盖住的大纸,用一个准备消逝的去掩盖另一个已经消逝的。
每次用一天时间,开著车,在后视镜裡追逐太阳。从同一座行政大楼出发,沿四条不同的路线,用几段时间追逐。将银球放在车引擎上,用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将银球加速氧化。因为要在后视镜中“追”太阳 ,当太阳在一天中东升西落,车子也折回原点,留下一个被氧化变黑的银球。
气孔般的窗口布满整面的瓦楞纸箱,呼吸的形状也随纸箱的挤压变形而异化。刷白的物流托盘冒充了仪式感的底座,将纸箱从日常环境中抽离出来。同时,纸箱的尺寸控制在一个立方,它不仅是当下计量单位中符号层面的想象更是与我们身体感知息息相关的纪念碑。改造后的瓦楞纸箱在商品、建筑与纪念碑三者间频闪,以呈现出现代人被挤压、被异化、被消费的生存现状。
翟宇辉,一立方
人类通过与机器的相互驯化扩展生存空间,也被技术反噬,成为数据化群体样本。进化亦是另一层面的退化,譬如松果体、尾骨等器官退化和血白细胞下降等。如今人类聚焦于进化视野,作品从逆向思维探讨人类退化问题,指代人的机器仅保留视觉感官与骨骼,以极端退化状态后的新物种群体形式感受外界“入侵”,获取图像、信息等数据并做出反馈。以身体、身份为切入点重新对未来科技伦理等问题进行思辨。
独家冠名
五粮液是民族品牌代表,更是中国酒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行业内规模最大的明清古窖池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天雕塑奖』从2019年开始得到了五粮液集团的独家支持。
联合创始
创始人:向理、孙振华、焦兴涛
主编:马俊杰
编辑:明天雕塑奖组委会、艺想文化
摄影:二吾
视频:汪泓、谢双翼、叶玉婷、程逸
设计:Aimee
网络编辑: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