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永信、豫章书院到大爱无疆游学营:教育权岂能私相授受?

这类“灰色机构”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是大量“教育无能”的父母希望“改造”和“矫治”自己问题子女的强烈需求和愿望,只要这一需求和愿望一直存在,那么一个杨永信倒下去,会有千千万万个杨永信站起来。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如果父母把孩子送到杨永信那里或豫章书院,小学、初中有责任阻止吗?

正方 当然有,义务教育
反方 没有,父母是监护人
75%
25%
当然有
没有

近日,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的一个视频,勾起了人们对“问题少年教育”的记忆和又一次关注。在视频中,父母在使尽浑身解数、依然无法“管教”叛逆儿子的情况下,毅然将儿子委托给某“正规改造教育机构”,通过一系列惊心动魄如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手段后,叛逆的儿子终于被顺利送入了改造机构。

法律保证公民拥有平等的生育权和教育权,但无法保证公民拥有行使好上述权利的能力。简单讲,法律保障了人人有权利生孩子,但无法保障人人有能力管好孩子。而在义务教育阶段,一旦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诸如“问题少年”“叛逆少年”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而这些父母,产生“我没有能力管教你,就请有能力的人来管教你”这样的心理也非常自然和普遍。在1980、90年代,他们往往是将“问题少年”送入工读学校,寄希望于更大的强制力以更严格的纪律完成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素心明镜
回复

素心明镜

2023-04-02

正方

135****1329
回复

135****1329

2023-03-27

反方 阻止家长把孩子送到豫章书院之类的机构,不是也不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没有意愿、没有能力、更没有责任去阻止家长把孩子送到豫章书院。这是民政局、公安局、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等行政机关的责任,学校最多配合提供信息。

圈圈
回复

圈圈

2023-03-25

正方 学生不能脱离九年制义务教育,即使是监护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决定。应该参照战后的日本,不送孩子读义务教育的父母违法,须承担刑事责任。

光阴的故事
回复

光阴的故事

2023-03-25

正方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

7998
回复

7998

2023-03-25

正方 这就是一群打着教育的幌子的骗子!骗愚昧的父母相信然后让孩子羊入虎口。基本上这类以改造为目的、招手失意学生的教育机构都是如此,好的私人机构或学校是向任何类型的学生开放而且不是以贬低学生为前提,教育的目的不是改造而是润物细无声地转化。

138****9043
回复

138****9043

2023-03-25

正方 这就是看人性,有没有责任感

AI.3
回复

AI.3

2023-03-25

反方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134****8988
回复

134****8988

2023-03-25

反方 如果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外面,首先肯定是学校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把本质教育工作做到位! 其次,不要批评家长是“教育无能”,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本职工作!如果家长教育有能的话,还要你老师干什么?

138****0538
回复

138****0538

2023-03-25

反方 学校对家长没有执法权

项丽娟
回复

项丽娟

2023-03-24

正方 最多只能让这种孩子放纵罢了。你越是碍着他,拦着他,他就越难受,越叛逆。看这些自己孩子不听话而气得鸡飞狗跳的大人们,也还挺可悲的。

186****5634
回复

186****5634

2023-03-24

正方 要搞现代东林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