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乐评人李皖:短视频神曲,被制造出来的大数据泡沫

这个流量越来越变得无足轻重,大家心里都会觉得它不算什么,也不会把它当做什么丰功伟绩。大家都能区分开来,一个东西火爆,跟它的品质之间,显然已经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那种关系。

其实你不知道你正在听的东西,人家早都唱了,或者人家唱的东西还在继续照耀你、笼罩你,而且它还更好,更给予你启示和感动。艺术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新与旧,而是好与坏、卓越与平庸。

责任编辑:李慕琰

这些年,多首网络神曲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创造惊人流量,成为广场舞热门选曲。 (视觉中国/图)

关于网络神曲的争议,随着李荣浩的一首《乌梅子酱》,再次浮出水面。向水中投下石块的这首BGM(背景音乐)神曲,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传播,迅速激起了浪花和泡沫。

“神曲”的流量不容忽视,但与以往全民流行的金曲不同,网络神曲的传播呈现出更加局域化的特点,而流量与音乐质量的相关度似乎早已脱钩。

以快人快语著称的乐评人丁太升,肯定了李荣浩“很会编曲,很懂制作”,但他欲抑先扬,卖个关子后展开了猛烈的批评:“一进入到副歌,一股浓烈的中国乡土风掺杂着当下短视频平台的火爆元素就扑面而来”,“投谁的机呢?小镇青年、初中毕业的文艺骨干、想谈恋爱但谈不着的那些打工者……简直俗不可耐。”

《乌梅子酱》一度被骂上了热搜第一。但网络神曲也会被传统歌星加持,一年多前爆火的《孤勇者》,由陈奕迅演唱,是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的中文主题曲,这首歌不仅在各大网络平台洗脑洗耳,还出圈成了小学生飙歌的接头暗号。2022年12月11日,根据国际足联世界杯DJ活动的网络投票结果,《孤勇者》在卡塔尔世界杯半决赛现场播放。

过去三年的疫情冲击下,音乐演出市场在不确定性中“游击”,小型现场演出Livehouse方兴未艾,但在2022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营业。同时,崔健、罗大佑等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的巨星,携带着巨大声望的象征资本,以手机直播的形式开办了线上演唱会,与数以千万计的歌迷相遇、互动。进入2023年,演出行业期待着复苏。

生活在武汉的知名乐评人李皖,长期以来是中国流行音乐和独立音乐的深度观察者,但他坦言,由于工作繁忙,业余时间极少,也许他的思考“并不切近当下潮流”。李皖逆流而上,坚持翻译着鲍勃·迪伦的诗歌,写着即兴的短评,比如他评论迪伦的信仰问题:“迪伦重新成为一个信者,令世人大吃一惊。在他们眼里,一个抗议歌手、反文化英雄、时代闯将,皈依成为一个信徒,这个弯拐得太大了……但迪伦最深刻之处,是真实,无与伦比的真实。”

2018年,李皖为《大陆流行音乐百佳专辑》(郑魁训编著)写序,这份榜单出自一批热衷大陆流行音乐的乐迷,评选范围从1979年到2010年,入选的唱将有李谷一、毛阿敏,也有“魔岩三杰”张楚、窦唯、何勇。李皖追溯1980年代中期的动人场景:“1985年,美国四十五位歌星为非洲灾民义演,联唱《天下一家》。1986年,台湾六十位歌星联唱《明天会更好》。1986年5月9日,大陆一百名歌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联唱了献给世界和平年的《让世界充满爱》。”

如今时过境迁,无论是网络神曲的传播,还是信息泡沫的起落,都像福克纳名著的书名:“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这个书名的出处,是莎翁《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朱生豪的译本是:“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儿意义。”

意义还重要吗?对于艺术,李皖有着苛刻的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用精英主义的姿态来批判流行文化,有时候,他像社会学家一样,庖丁解牛着各种现象。2023年3月中旬,南方周末记者就流行音乐的种种问题,对李皖进行了专访。

李皖,知名乐评人、专栏作家,担任多个音乐奖项评委,著有乐评集《回到歌唱》《听者有心》《民谣流域》等。 (史伟/图)

流量神话一定有背后的操作

南方周末:现在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带火的“神曲”有两个特点,首先它火的只是片段,往往是副歌部分最朗朗上口的一段旋律,大部分受众连完整的歌都没听过;其次神曲常常只是短视频的BGM,它提供的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是一种速溶咖啡式的氛围,短视频的长度也限制了音乐的完整性。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李皖:抖音、快手这些平台,我不是它的用户,也不从这些平台去了解音乐。不纯粹是拒绝,就是不感兴趣。

人有一种逗乐的需要,茶余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说说闹闹。短视频也是逗乐的一部分。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把逗乐的场景扩大了,提升了逗乐的便捷性,我们的这个需要被放大了,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个细节。我觉得像这类东西就是情绪性的。在逗乐的层面上,没必要否定它,因为这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只是要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的扩大。

传播的媒介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内容,也决定了传播的性质。比如说在一个逗乐的场景下,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它的材料。这个时候你要评价的不是这个材料如何。这个平台的性质,决定了逗乐的性质。所以你就没有必要去严肃地看待它,没有必要去以音乐的方式去看待。它不是音乐,也不能去进行乐评,不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明非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