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丨微笑明天吴伟:互联网公益对推动全民公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
近十年来,互联网公益让中国的慈善事业从“少数企业、团体或者个人参与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人人参与的社会公益全民运动”,在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发起人、理事长,杭州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会长吴伟看来,数字技术驱动和科技向善的引导,让我国互联网慈善事业朝着更加成熟、更高效透明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赵明鑫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吴伟回忆,汶川救灾期间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包括QQ群等互联网渠道,在赈灾捐款、网络寻人、哀悼祈福等活动中凝聚社会力量产生社会合力。而中国各大基金会也通过相应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开通募捐通道,为全国人民奉献爱心提供全新的平台。
据民政部资料显示,地震后半年内全国为汶川地震灾区募捐款物762.14亿元,其中捐款652亿元,打破了当时中国捐赠史上的记录。
“汶川地震的慈善捐赠是中国公益史的里程碑事件”,吴伟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公益就此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和国际相比,中国的互联网公益起步较晚,但吴伟从这十多年的发展观察,认为中国运用互联网工具或平台去做公益项目,在运用层面更为广泛。吴伟表示,互联网公益打通了社会各种群体的圈层隔阂,让优秀的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借助网络平台直接诉诸于社会大众。
互联网如何赋能公益慈善?
2015年的夏天,一则上海男婴因兔唇被爷爷毒杀的社会新闻引发强烈舆情。
“上海兔唇男婴事件”发生后,腾讯公益联系到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微笑明天”),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一次为唇腭裂儿童救助的线上筹款,短短两天筹到100多万元。
“以往筹款几百万需要筹备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吴伟没有想到这样的线上捐赠项目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吴伟意识到社会大众和互联网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公益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公益信息的流转速度,缩短了相应的信息链条,让网络支付深入到捐赠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它把原来少数企业、团体或者个人参与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人人方便参与的社会公益全民运动”,吴伟认为互联网对团结和凝聚个体参与公益活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2015年起,微笑明天通过互联网筹款,助力了更多唇腭裂儿童完成手术治疗,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机制对项目进行大范围的募捐和公示,向公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让更多家庭获得慈善组织实质性的帮助。
针对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的需求,互联网平台成为公众和慈善基金会之间的一座桥梁,让供需信息“双向奔赴”,筹款捐赠流向“公开透明”,向社会呈现值得信任的新面貌。据吴伟介绍,部分互联网平台上线了区块链功能,个人在平台上的捐赠记录都会被记录并同步上传至区块链,无法篡改。
科技赋能让以微笑明天为代表的基金会获得品牌公信力的提升,也收获更多的筹款资金体量。截至目前,微笑明天互联网的筹款量从早期占比不到10%到现在超过60%。
此外,互联网的科技赋能为公益慈善机构提供“声量放大器”。吴伟介绍,微笑明天与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字节跳动公益、中银公益等各大平台共创优质项目进行运营,打通更多渠道传播公益理念,带动公众参与公益活动。利用网络技术打通全媒体传播渠道,在“99公益日”“世界微笑日”等关键时间节点,联合明星与公众爱心人物,让更多人了解公益项目,获取救助信息。
另一方面,互联网也给予了众多基金会一个管理新窗口。“互联网带动公益组织的发展进步是全方位的,对整个基金会的建设、发展和管理运维上带来新升级。”吴伟表示,慈善基金会的行政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加持得以达到精细化、精准化、透明化的效果,让全国几百家公益组织和大量公益项目同时推进,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
在吴伟看来,互联网的双重赋能对中国公益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公众参与范围迅速拓展,近年来全国每年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公益慈善。”此外吴伟还表示,对互联网的拥抱和探索也让各大互联网平台、基金会等各方组织发掘多元化的公益参与方式。
创新探索激发互联网公益更大效能
2014年新浪微博发起中国“冰桶挑战”,旨在让大众了解ALS(“渐冻症”)并为其募捐。这次“冰桶挑战”为互联网公益参与提供新玩法,不仅让明星大咖都参与挑战,更成为一次激发全民慈善意识、慈善行为的有效传播。
此后,以腾讯“99公益”为代表的平台赋能更多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为社会大众公益的可参与性做了大量创新和思考,让公益理念的影响力一年比一年扩散。“运动捐步数”“公益答题爱心接龙”,参与形式的多变让公益慈善不再单调乏味。
“互联网公益的多元化不仅仅是跳出页面进行捐赠,它作为一个公益的载体,让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跟公益相连接,跳出单一款物捐赠形式,朝着创意化、多元化、场景化目标发展。”吴伟认为敢于创新和探索,是互联网公益发展的保持生命力的内驱力。
平台的交流与沟通,公益项目的创新融合,平台与基金会的互联携手,都在为公益多元创新发展提供“造血器”。在吴伟看来,微笑明天正是基于技术的融合发展,拓展业务范围,才能在互联网中“迎风而上”。
以公益项目为依托,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吴伟正在带领微笑明天打造一个“政府+企业+医院+高校+金融机构”各方合力支持的互联网资源库,帮助公益伙伴获得持续性的支持。“我们也借助互联网力量,形成联合劝募的项目矩阵,进行协同救助”,吴伟表示,“和国际组织、国际高校也开展了一些交流与合作”。据调研,微笑明天目前服务全国300多个社会组织,累计开展公益项目超过400个,联合劝募总额超过两亿人民币。
“从整个互联网公益发展历程来看,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亮点在于助力社会治理”,吴伟认为想要使互联网公益发展模式更加成熟,除了手段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创新,还要让几大互联网平台带头“纵深化拓展”,聚焦于乡村振兴、应急救灾、生态保护这些重大议题,把项目不断深入赋能到社会组织和基层社区,助推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规范与治理,互联网公益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9年民政部提出“互联网公益中国样本”的概念。
在吴伟看来这个概念对互联网公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效益。“像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互联网平台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公益团队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而是依托企业的新技术和创新成功应用在公益事业当中。”吴伟表示,中国的公益创新样本是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要想不断拓宽优化中国慈善样本,首先要凝聚各方力量,其次要重视规范化发展。
“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好的法律体系是必要的条件。”吴伟表示。
如何创造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吴伟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首先需要平台和公募机构一起履行监管的责任,从公益机构资质审核、信息公开、合作规范项目的健康测量等多种维度展开监管,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角度来看,互联网平台和基金会应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选择一批优质的项目进行长期孵化,结合时代要求给予支持。吴伟补充道,“从公众的角度来讲,通过互联网的各个平台推荐各种优质公益项目呈现到大众面前,也不辜负公众对互联网公益珍贵的信任。”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平台的思想站位更高。吴伟希望互联网平台能转变公益观念,树立打造长期公益品牌的理念,把公益事业与其他商业内容相区分,“要从国家的站位和高度去理解社会组织和优质公益项目的宣传目的,给予更多低成本的流量资源并提供更多便利。”
“慈善法的修订能够在规范的基础上提供一个更加宽松,有助于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和土壤。”在吴伟看来,法律的更新能够对慈善事业有一个科学的规范和监管,同时又能够让公益慈善保持相对宽松的生长环境,助推社会组织、科技企业迸发出更多创造力和创新力。
随着慈善法的修订更新,互联网公益慈善相关规制将逐渐完善,并区分不同平台的功能和责任。吴伟表示,这不仅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对慈善的新要求,还填补空白,“为推动公益生态进一步健康的发展不断赋能。”
“互联网公益在推动全民公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是从慈善到公益最终到共益,互联网公益是推动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长期无形资产”,吴伟相信,中国互联网公益能够不断催生出新业态,拓展公益新边界。“互联网对公益的核心价值已经不仅仅是融入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更是一种包容的心态和激发创新的现实存在。”
“在整体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我国慈善事业是朝着更加成熟高效、公开透明的阶段去发展”,吴伟坚信未来互联网公益还有巨大潜力值得发掘,“更多的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慈善组织、公益项目或可以帮助自己获取更多信息和实质性的反馈,这对公益事业是一个新的赋能。“
网络编辑: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