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人破产、促进“人水和谐”:来自法律界的两会声音

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由相关部门牵头,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对市场不能解决的,由政府兜底。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孙宪忠:有针对性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压缩财政赤字、稳定物价、稳定百姓期待。

中豪律师集团董事局主席袁小彬:个人破产制度应主要考虑个人在当地形成稳定的工作、生活和财产关系,与其相关的财产登记、社会保障等信息已基本完善等因素。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有关个人破产的建议和提案。 (视觉中国/图)

2023年,出席全国两会的法律界人士身影明显增多。“两会”期间,他们所提建议和提案普遍集中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监督方面,也有对数字化、民营企业的关注,民生仍是热门话题之一。

根据他们的公开发言及媒体报道,南方周末摘录23位法律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看看他们都在关心什么。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应当努力在先行先试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留住人才、稳住人才上下功夫,完善政策措施,引导优秀法律人才进入司法队伍。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闫傲霜:

一是科技部、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医学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政策,推动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发展的医学创新转化服务平台

二是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法规和制度体系,做好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相关服务,在资格认证、对接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纠纷和生活保障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江西省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主任冯帆:

进一步营造开放透明、公平公正司法环境和廉洁高效政务环境,让更多法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加大对涉外律师培养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天津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牛同栩: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普法宣传,提高科研机构与科研工作者对相关法律的认识水平;在科研成果形成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法律服务应当提前介入,筑牢科研成果转化的权利基础;在科研主体与投资方等结合的过程中,提高律师等专业服务机构参与水平,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