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陆铭: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陆铭也给出了具体建议,第一项就是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将第十二条中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改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城市流动人口和随迁子女数量本身是由当地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决定的。各类群体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在城市持续就业居住的成本以及改善子女教育之间的成本和收益。”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除了是一个教育问题外,实际上还有更加长远的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责任编辑:吴筱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2023年全国两会带来了三项提案:加快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平台经济发展和随迁子女就地入学。其中,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的提案引发舆论热议。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总量达到3.76亿。据《2020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年,中国0-18周岁流动儿童规模达到7109万人,占中国儿童总量的23.88%,是2010年流动儿童规模的两倍。
陆铭在《关于大力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在父母所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提案中也给出了具体建议,第一项就是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将第十二条中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改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如若将“户籍所在地”改为“居住所在地”,这意味着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将更为便利。
此外,陆铭的具体建议还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督促人口流入地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中小学教育逐步覆盖外来人口的随迁子女、修改完善有关地方政府义务教育公办入学比例的考核机制、逐步扩大12年教育的普及率。
重点是提高农村户籍儿童受教育年限和质量
南方周末:你今年的三个提案几乎都与流动人口有关,这是源于你二十多年来对城市化、区域经济的研究吗?
陆铭:是的。我在研究城市化、区域经济过程中自然就关注到人口流动问题,以及他们在流动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当前已经明显出现一部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