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研经费超万亿:资助什么项目、值不值,应接受公众监督丨快评

科研项目被学阀把持、成果造假的项目泛滥,也造成科研资金的极大浪费。令人读后感到肉麻的赞美导师师娘的马屁文章,公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成为耗资几百万元的某科研项目的“成果”。成果灌水甚至造假、毫无实际价值的研究项目也层出不穷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恺辰

你觉得应该严管公共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吗?

正方 纳税人的钱
反方 应相信科学家
93%
7%
应该
不应该

科技部部长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2.5%。但巨额的研发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成果?如何提高科技研发的费效比,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额十年前起就超过了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研发投入强度也不断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2.67%)。但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科技创新表现在132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1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一名专家的报告,2021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虽然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篇均被引次数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排名前十的国家差距更大。

总体看,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0)


155****8431
回复

155****8431

2023-04-17

正方 规范管理接受监督才会产生好的成果

幻雨烈风
回复

幻雨烈风

2023-03-05

应该组建专业的科研项目监管委员会,对科研项目必要性进行审核,而不是走形式主义,蒙混过关

杨振华
回复

杨振华

2023-03-05

正方 纳税人的钱必须公开

长颈鹿
回复

长颈鹿

2023-03-05

严格监管是应有之义,否则漏洞越来越大

yqqq
回复

yqqq

2023-03-05

正方 肯定应该啊。。谁的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胡晓宇
回复

胡晓宇

2023-03-05

正方 必须严管,不做挑战人性的事

136****4981
回复

136****4981

2023-03-05

正方 理所应当

小强
回复

小强

2023-03-05

正方 设定严格管理制度,增加处罚措施,重建道德体系。打击学阀

小强
回复

小强

2023-03-05

正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寄希望于道德管理,要法律何用?

138****8906
回复

138****8906

2023-03-05

离开了公开化的所谓监督都是敷衍了事,解决的方法实质上很多,关键在审核人不愿把权力还给纳税人。

刘朋
回复

刘朋

2023-03-05

正方 从严监管

梁学梅
回复

梁学梅

2023-03-05

正方 应该!

麓透
回复

麓透

2023-03-04

正方 轻干涉,重监管

星辰大海是征途
回复

星辰大海是征途

2023-03-04

反方 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有很多内容和方面是没法严格起来的,突破总是带有偶然性,谁也不能保证积累到什么程度会实现突破。

189****6612
回复

189****6612

2023-03-04

正方 应该严管,加强监督,对造假行为最高应入刑,让科研经费真正助力建设科技强国!

子
回复

2023-03-04

正方 监管是保护,不要单纯相信人的自控力。

啾~~~~啪
回复

啾~~~~啪

2023-03-04

正方 赞同

187****8368
回复

187****8368

2023-03-04

正方 严不严是形式问题,本质问题是一定要有监管,要有公开透明的监管。

小怪兽
回复

小怪兽

2023-03-04

正方 凡事要讲究平衡,既要监管,又要给足够的自由,很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138****6395
回复

138****6395

2023-03-04

反方 包干制,完成约定的指标即可。当然,指标要合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