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再现疫情怎么办?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建议村医入编

“农民看个病动辄去县城、到省城、进京城。村级卫生室建设标准低,特别是村医的身份首先还是农民,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是空谈。”

“目前相关部门对乡村医疗机构的监管大多是这个药不能开、那个病不能看、什么诊疗手段不能用。而指导基层医生怎么诊治、如何检查、科学用药等服务提供得较少。”

“正常年份,现有的乡村医疗体系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旦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就非常突出了,特别是在偏远农村,短板更加明显。”

责任编辑:谭畅

2023年1月12日,安徽淮南,寿县堰口镇江黄村村医陈继武为村里老年人输液。(视觉中国/图)

全村2600多口人,只有1个村医——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他所在的乡村需要面对的医疗现状。

张全收农民出身,人称“农民工司令”。2022年年末,新冠疫情席卷乡村,部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令他忧心。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张全收准备了一份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建议。

在他看来,目前农村医疗机构设置不规范,农民难以在家门口享受全面医疗服务;政府投入不足,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其监管模式也不科学。

“村医的身份首先还是农民,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是空谈。”针对上述情况,张全收建议,将村卫生室(所)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纳入编制预算,像教师进修一样加强乡村医疗人员的业务培训。除此之外,他还提到,要大力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一体化联动帮扶机制,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右)。(受访者供图/图)

“农民看病还是难在缺医少药”

南方周末: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乡村医疗问题的?

张全收: 我本身就是农民,也是农村党支部书记,对农村基本情况非常熟悉,所以我一直都在关注乡村医疗问题。

因为关注,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