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林棹

编者按:

为描绘新时代广东文艺人才的精神风貌,展现广东文艺原创生产的蓬勃发展,《南方人物周刊》将每月推出1-2篇广东文艺名家的深度报道,讲述他们的创作体悟和艺术成就。以下为本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在文字的潮汐里,她用词语制造困境,又用词语突围。

不断回来的林棹,给词语和现实带来了新的世界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深圳

责任编辑:周建平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新世界

“林棹”是笔名,林棹的原名用普通话念起来像某种素食,用粤语念起来像某种肉食。总之是食物。她不愿公开提自己的原名,并不是对自己的原名有意见。她在媒介上看到自己的原名、照片,听到自己的声音,会难受,冒汗,“感觉要爆炸”。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拒绝拍视频,照片是极限。照片“是为了配合证明我是我”。有些访谈会把她的声音和视频放出来,她从来没有听过或看过。“人的内在状况很多,反应体验感受差别蛮大的。”她用虚构的名字将自己和世界隔着一些距离,而且,她觉得“林”的意象挺好。

这里是深圳的南边,不远处是海。林棹走过来,觉得好阴凉,因为树多。周围的房子和许多城市差不多。树的种类,让人感受到广东,或是南方。“我们通过感官感受的机会越来越少。”林棹说,“互联网、图像化、疫情的隔绝,我们待在一个地方,用不上感官的方式去沟通或接收信息。感官体验是任何载体没办法取代的,一切都在网上,会很没劲。”

林棹在深圳出生,但在很长时间里,她对广东没什么认识。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周围的东西,仅此而已。她没有去做更多了解。她的奶奶和外婆都是潮汕人,但爷爷和外公是北方人。她的爸爸和妈妈都出生于潮汕。妈妈的青少年时光在广州度过。为了写《潮汐图》,林棹会到处走走看看,她发现妈妈以前在广州的住处位于六榕寺花塔附近。她说,你住的旁边就是六榕塔啊。妈妈则不太在意周围有些什么。林棹以前也这样,写作还没有成为目标之前,她过得迷糊,没什么动力去知道此地此物。她现在会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在现实和历史中走动。有了和过去的对比,她喜欢现在的自己。

从《流溪》开始,三十多岁的林棹把自己调整为写作者的状态。在此之前,对她来说,“工作就是上班,做完你的事情,对世界不会有更多的感受。比如看到山很美,你拿这种美怎么办呢?”成为写作者之后,山很美,她可以写它,所有可感之物有了一个去向。

分水岭

2019年,当一位出版社编辑在饭桌上给我看《流溪》的电子书稿时,“林棹”是个陌生的名字,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三年过去,林棹已经拿了好几个文学奖,她迅速地获得了关注。“喜欢小说的人,有一本自己的书出现在书架上,会有点惊讶,持续一阵之后就消失了。”

有经验的人会告诉她,她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但她并不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跟躺在病床上又活过来的感觉很像。“你是什么状态,你的亲人看到,他们着急,你快死了,快失去你了。可是这个过程,你只是作为当事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