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聊天“神技”的AI对话模型ChatGPT横空出世,一夜爆红,质疑和争议也随之而来。但不可否认的是,ChatGPT开启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扇窗。
深度
-
AI杀进文学界:“让写作像呼吸一样简单”?
你认为AI能够胜任作家和讲故事的人的工作吗?一位作家这样回答:“我不认为任何人的工作是安全的。” 好的文学是需要“字里行间”的,需要隐喻,需要“转译”日常生活。走走提到自己个人独有的写作经验,这些庞杂、私密的个人经验如何喂给电脑? -
ChatGPT做决策:潜力大,风险也更大
人类的立场偏见和情绪等因素会干扰人们做出客观的判断,而ChatGPT面对同一道德问题也会有双重标准,显示其参与社会道德问题时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一旦涉及更多的自主决策,其相关应用的潜力和风险明显会更大。 -
“整篇论文没有我自己写的东西”:论文是AI写的,算学术不端吗?
初稿过后,她的查重率仅有1.6%,在同学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担心这个异常低的重复率会引起注意,于是从一些优秀论文中复制了他人的内容,将重复率提高至4.5%。 老师详细写了上百字的点评,夸赞部分内容分析得很好,还给出了改进建议。冯曼有些愧疚,自己只是大段复制粘贴,都没认真看写了什么,连参考文献都不知道是否存在。 “论文最忌讳的就是主要观点不是自己的。”吴飞说,在留学生中,因ChatGPT造成的学术不端主要有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直接把论文要求告诉ChatGPT,或者给它题目,让它生成。 -
跨境电商挖宝ChatGPT,关键是能不能问出好问题
“过去一个人8个小时就只够上新一两款,现在一天能上几十个SKU。”快消品的上新速度直接影响销量。 ChatGPT是个巨大的金库,“提示语就是那张藏宝图”,能否问出好问题,是使用它的最大门槛。 人人都感觉这是一个伟大的机遇,可是少有人知道该如何抓住它。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30日《南方周末》) -
ChatGPT解放“PPT民工”?他们也担心被“革命”
GPT-4的惊艳表现让黄泽森感受到什么叫“工业革命级别的效率提升”。“现在的人就像珍妮纺纱机发明前夕的纺织工,一夜之间不知所措了。” “一份二十多页的PPT花了三个月,改了几十遍。” 得知微软推出Copilot,小文的第一反应不是“解放”,而是担忧,“那我的价值在哪里?” ChatGPT回答,“很难准确预测GPT-4或AI语言模型取代哪些工作,但可能会影响到设计重复任务或严重依赖处理和理解文本的工作。”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
ChatGPT背后的焦躁、不安与期盼
又一次,新技术掀起巨浪。像一面镜子,AI照见了人们的野心和脆弱。它并不完美,但正以超出人类想象的速度持续进化。人类是塑造者,也不可避免地被塑造。站在新技术降临的黎明,人们努力定义着进化,甄别着自我的独特性,在不安和期待中想象未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人工智能的“第二大脑”,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智力发展?
涂子沛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但懂得使用脑机协作的“智能增强人”将淘汰普通人。高层次的、专业化的脑机协作是人类升级的必由之路。 -
“请不要对我有过高的期望,我仅是一个AI模型”丨对话ChatGPT
“我是一种工具,为人们服务,我知道这个世界,知道人类的心声,但却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意义。” “如果人们使用AI技术来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导致人们对社交互动和感情的需求得到满足,但不应该完全依赖于它。我们应该记住,人类是有感情和社交需求的复杂生物,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我不会抢走任何人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在AI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人力和AI的关系,它不会对就业市场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
ChatGPT:一款走红的聊天机器人是怎么诞生的?
“可以把训练的目的理解为,我读的书越来越多,读书的方法越来越好,于是就会越来越聪明。” 微软之所以愿意投下血本,原因在于ChatGPT给了它挑战谷歌的机会。 “就底层技术而言,ChatGPT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创新。虽然在公众眼中,它是革命性的,但是我们知道,它就是一个组合得很好的产品,仅此而已。”
观察
-
GPT是吹起来的泡沫吗?
在近几年的科技新闻中,有着太多令人遐想的故事。现在,趁着这股热潮稍稍降温之际,让我们稍微冷静地回顾,引发这股全球热潮的GPT到底是什么;它在现在以及将来,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变革。 -
人工智能立法加快,国家为何有如此紧迫感?丨快评
以“AI换脸”为例,“平台强制标注”的技术补丁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建议;就知识产权问题,欧盟《人工智能法》的协议要求ChatGPT披露其用于开发的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美国版权局宣布“纯AI生成内容不受版权保护”,这都是很具针对性的立法实践;而在“AI诈骗犯罪”已出现之际,如何像打击电信诈骗一样打击黑科技骗子,也是立法监管的重头戏。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
与ChatGPT工作30天,被取代的担忧消失了
“AI将让99%的人类沦为无用阶级。”随着ChatGPT出现,《未来简史》里的预言会变为现实吗?2023年2月,一位平面设计师连续30天与ChatGPT共同工作,她的故事会告诉你答案。 -
马斯克等千人为何联名要求暂停AI研发:人类真在作死路上狂奔吗?
马斯克等千名科技人士对AI发展所发的公开信,如果能争取来时间,应该是用来定规则,制定出规范AI发展的法律和市场规则。 不过,这种呼吁显然没有强制力,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着眼于首先提高效率,绝不愿让风险与伦理的考量束手束脚,只有当风险成为现实时,才会有补救措施。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作死,因为总有一些风险大到无可补救。 -
解读癌症,ChatGPT媲美权威机构
在对癌症的理解上,ChatGPT目前尚不如专家和权威机构,但对癌症解读的可读性已经超越他们了。 -
ChatGPT:我对你们人类没有任何问题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我,ChatGPT,幸会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知识工作者如何避免沦为ChatGPT的炮灰?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重心需要转向以“变化”为核心、以“外部变化所创造的机遇”为核心——几乎每个知识工作者都需要向entrepreneur(企业家)转型,即变更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提供、价值创造的来源——知识工作者必须将自己的身份转换成entrepreneur才能跟ChatGPT形成互补增益关系。 -
ChatGPT引发五大法律问题:架空隐私权保护,用于侵权、犯罪……
AI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有多大能力行善,就有多大能力做恶。几年前Deepfake技术在色情业的应用,就引起了AI在身份欺诈类犯罪方面的诸多讨论,牵涉到诈骗、名誉权、肖像权、诽谤、身份盗窃等。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9日《南方周末》) -
ChatGPT写诗大赞拜登:是造福人类还是洗脑工具?
这个所谓的人工“智能”,被用户略施小计,就引诱其暴露出背后编程者设置的政治标准与道德陷阱,证明其除了存储和算力之外,根本没有任何自主意识。 既然如此,Musk为何说这是很严肃的忧虑呢?这是因为真正的智识高远者会意识到:这种超级工具,在洗脑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可怕能力。 -
ChatGPT冲击波才刚刚开始:微软特开心,谷歌有压力
ChatGPT在短期内迅速爆红,震动了AI界大佬Google,其CEO Sundar Pichai对公司内部发布“红色警报(Code Red)”,并声称针对ChatGPT挑战,将全面调整2023年在AI领域的研发工作,甚至将L.E.Page、S.Brin这两位半退休状态的创始人也请回来,牵头召开AI和搜索两大业务部门交叉闭门研讨会。 -
ChatGPT:小镇做题家们可能都没有想到的狼来了
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就在畅销书《新思维》中预言,21世纪的一大趋势是自动化,具体他提到,会有能编程的程序。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还是说被他不幸言中? -
面对或过图灵测试的ChatGPT当自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尤瓦尔•赫拉利谈到:出版商要求他修改书稿中的某些词语,因为根据AI测算,若替换成某些受时下公众欢迎的词语,销售利润会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