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宰客”频现:累犯涉嫌强迫交易罪,当建立诚信契约机制丨快评

就此事而言,这家餐馆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悉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违反了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理应以诈骗罪乃至强迫交易罪绳之以法。在大量单次博弈中建立诚信与契约机制,构筑“以牙还牙”与“事不过三”的防范机制,方是消灭“宰客现象”的可行之道。

责任编辑:陈斌

你在国内旅游城市有遭遇过“宰客”吗?

86%

没有

14%

在新冠乙类乙管与各地纷纷过峰后,今年春节期间诸多旅游城市、旅游景点出现了报复性消费现象。然而,“报复性宰客”也死灰复燃,不少游客在网络上分享了他们被宰的经历。

日前有网民在抖音上爆料,他在广西北海就餐消费时被宰“4个菜1500块”,引发舆论关注。根据爆料,其一行四人在出租车司机推介下来到一家海鲜餐馆消费,在得到司机“绝不会宰客”的承诺后,在店员“推荐”下未经充分沟通就签字点了“油螺辣炒”“龙趸石斑”(店家标注为“龙顶”)、“马蹄螺”与“贵妃螺辣炒”四个总价共1573元的菜品,每一样都是按斤收,最终实收1500元。

气愤不过的当事人在抖音上详述此事,引发不少网友共鸣,原来这家餐馆并非“初犯”,“出租车拉客收取回扣”“天价海鲜宰客”的情况早有前科,其在点评网站上也是劣迹斑斑,可谓累犯。

事发之后当地市监局调查并发布了一篇调查处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A斯民
回复

A斯民

2023-02-02

管理部门不作为助长了这种行为。

A斯民
回复

A斯民

2023-02-02

敢这样做的前提就是处罚太轻,失信成本太低。地方管理部门如果对这样的商家一经举报查实吊销营业执照,让他彻底关门,永远不得从事这一行业,看看效果如何。

谭华
回复

谭华

2023-02-01

十多年前的一次云南旅游,让我至今心有余悸,当地导游对游客的种种不堪忍受的言语贬损、几乎是强卖演出门票、把旅游团关在一个卖玉器的封闭空间里2个多小时等等,从那以后,我再没去过云南。

铃儿响叮当
回复

铃儿响叮当

2023-02-01

吃饭价格翻倍

Penk
回复

Penk

2023-01-31

很多时候一锤子交易就容易滋生这样的事情

189****3533
回复

189****3533

2023-01-30

政府责无旁待

星辰大海是征途
回复

星辰大海是征途

2023-01-30

收益太高,代价太低。宰客冲动挡不住!!!

博瑞
回复

博瑞

2023-01-30

表扬哈尔滨,出租车司机以前连本地人都不放过

o0O
回复

o0O

2023-01-30

没遇到只能说明出去太少

138****2291
回复

138****2291

2023-01-30

诚信社会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面既有教育,社会治理制度的安排,也仰赖法律和文明的进步。

138****9123
回复

138****9123

2023-01-30

出门旅游,尤其自助游,熟练使用各种App是避免踩雷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毕竟,互联网消灭了很多信息差

137****1130
回复

137****1130

2023-01-30

2005年大二在上海,哈哈

YanKee
回复

YanKee

2023-01-30

2009年 黄山报了一个团,被宰!尤其是团里的中老年人 ,被抓 被扣“他们喜欢听(这是规定,或者领导说” ,我们那会年轻 ,反正也没钱!

静者无思
回复

静者无思

2023-01-30

宰客行为很普遍

鸢鸢张
回复

鸢鸢张

2023-01-29

淳朴

Brent
回复

Brent

2023-01-29

之前去旅游被出租车司机直接带到一个与自己目的地相邻的垃圾景点,说自己想去的那个已经关了,被误导过,想起来有些气愤!

成都无影脚
回复

成都无影脚

2023-01-29

在国内长途旅游,真的感觉是一言难尽,总是担心会被宰,不得不在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事情上分外操心。泱泱大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但是总体旅游环境恶劣,想想也觉得很无奈。

138****5475
回复

138****5475

2023-01-29

凤凰古城

138****9365
回复

138****9365

2023-01-29

问题关键是政府主管部门躺平

清风徐来
回复

清风徐来

2023-01-29

唉,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