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小城,流动的符号与不变的年味 | 记者过年
人们在变化的符号中寻找小城与人的具体联结。在年味愈发稀薄的当下,总有地方以新的形式在认真过年。
责任编辑:周建平
列车驶过华北平原,窗外景色黯淡起来。裸露的树丫干枯,覆了层薄薄的雪,红蓝相间的平房整齐排布,周围是规整的望不到头的麦田,青灰色绵延至远方。
广播提示“列车即将到站新乡东站,请在新乡东站下车的旅客准备好行李下车”。三三两两的乘客聚在门口,甫一出车厢,冷冽干燥的空气扑面而来。列车停留片刻后飞速驶过,余下一串轰鸣。随着稀落的人潮验票出站,走过已成为“历史遗迹”的空荡核酸小屋,一群衣着黑色棉服的司机正细致地打量每个行色匆匆的旅客。他们操着一口纯正河南话,如对接头暗号般问道,“市区走不走?”一片嘈杂里,数个信号提醒我:到家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成长的豫北小城。介绍起“新乡”,一多半人听成“新疆”。后来我干脆变身发问者,“你听说过新飞电器吗?就是那儿。”
“新飞电器”一度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几座工厂供养着万余人。它最辉煌的时刻属于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