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骚扰电话、发垃圾短信要支付精神赔偿:司法当有力为个人信息保护撑腰丨快评

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对用户拨打促销电话的某通信公司除了要停止侵权之外,还要赔偿3000元精神损失费。让垃圾短信、电话的受害者能够低成本地发起诉讼、获得赔偿,法院系统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法院的作用,让受害者能够快速方便地提起诉讼,并保证各地法院都能按照典型案例所确立的原则快速裁判。

责任编辑:陈斌

你收到垃圾短信、电话,会投诉吗?

31%

不会,没那个时间

69%

现代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垃圾电话、垃圾短信的骚扰。除了把电话拉黑,向工信部投诉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最高法日前公布的一个案例,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民事诉讼。

2023年1月12日,最高法公布第二批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孙某燕与某通信公司某市分公司关于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的案件。

孙某燕是某通信公司用户,有段时间,她持续收到营销人员以某通信公司某市分公司工作人员名义拨打的推销电话。以“搞活动”“回馈老客户”“赠送”“升级”等各种明目推销套餐升级业务。孙某燕两次拨打该通信公司的客服电话投诉。客服承诺将其手机号加入“营销免打扰”,以后尽量避免再向原告推销。

此后,她又收到了通信公司的推销电话。在向客服投诉、向工信部平台申诉都无果后,孙某燕起诉该通信公司,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法院认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宋宋
回复

宋宋

2023-07-03

应该追查个人信息都是从哪儿泄露出去的,重罚买卖双方

Sherlock29
回复

Sherlock29

2023-02-06

如果流程便捷还是会的

138****5475
回复

138****5475

2023-01-27

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要处理

四月は君の嘘
回复

四月は君の嘘

2023-01-21

现实情况是取证难等、周期长的问题,维权的成本也高,应更简化司法流程以及增加对企业的惩罚性罚款。由个人维权变成集体维权,增加企业违法成本。

前方的那一缕亮光
回复

前方的那一缕亮光

2023-01-19

That’s the point: 但是,如果用户回复TD,垃圾短信的发送者可能不仅不会停止向用户发短信,反而可能变本加厉,因为用户回复短信后,发送者就知道这是一个正在使用中的手机号码,是一个“活跃用户”

碚石娃儿
回复

碚石娃儿

2023-01-19

太多了,没有办法处理的呢。

旗哥
回复

旗哥

2023-01-19

必须以法律武器,灭掉诈骗电话的背后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