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守岁,和美待新春
可能是无孔不入的“玉兔”联名款传递的讯号,也可能是当朋友、同事、常去那家便利店的老板、常打交道的快递小哥甚至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和你见面破冰的第一句变成了“几号回家”……一切都在提醒你,快过年了。
朋友圈不断更新的定位,有人发个红包在群里求“助TA一臂之力”抢票,机场车站摩肩接踵的春运大军,购物app热热闹闹办起的“年货节”,当有人在社交平台分享扫“福”秘籍再“沾”一张福气卡……这便是新时代的年味了。
从前的春节大张旗鼓,从年末廿三开始,到正月十五,浩浩荡荡的种种习俗仪式将近铺满一个月,而今最浓情的“年味”似乎就在大寒时节里的一桌年夜饭、一壶团圆酒中浓缩成精华。
这一杯,当属五粮液。历经了千年风雨洗礼的五粮液,从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再到明初的杂粮酒,一步步穿越时空,成为一代代人除夕守岁的记忆。新的一年,人们以酒守岁,以一杯和美五粮液,祈愿幸福中国年。
新春对酌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者,乃凛冽之极也。”宋朝邵雍在诗里描绘出了大寒时节时,台阶和屋檐都结满了冰,寒风怒号,太阳光辉不再,人们冻得舌头都不利索,说不出话来的景象,佐证了《授时通考·天时》所引《三礼义宗》中所言:“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的到来,意味着二十四节气即将走完,迎接我们的是一年之中所有中国人最期待的时刻——春节。
古人总结大寒的三候为:鸡始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阴阳交接之时,比人更敏感的是自然万物。节气中蕴含着属于中国的东方哲学。万物相生相克,寒至极处春意临,周而复始,否极泰来。在如今“小寒大寒,一年过完”的节气序列中,一年的终结,一季梅花开败,一季柳色又生。捱过天寒地坼的大寒,就意味着新的四季轮回,恒定的周期律中,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唐代元稹写大寒时说,“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因此,农历新年虽不是节气,但“春节”也是以立春期为一年中辞旧迎新的起始点。岁末年关时,人们沉浸于为农历新年的忙碌状态里,于是大寒的种种传统习俗皆与过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腊八粥、食糯、扫尘、糊窗、赶集、洗浴、祭祀、尾牙、备年货。虽天寒地冻,但在喜庆的过节气氛中,智慧的祖先也总能找到办法消解寒意。
在食物方面,腊八粥、糯米饭各有其寓意。比如所谓食糯——吃以糯米为原材料制成的食物,是因为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趁热咬一口,软嫩香甜,周身发热,可以起到御寒、滋补、取暖的作用,十分适合在凛冬大寒帮助驱散寒风侵袭之感。
“呼童令取酒,盘飣杂梨栗。酒行寒气除,春阳生四壁。”摘自宋代郑獬写的《大寒呈张太博》,这首律诗也说明了为什么开放宴乐、纵情喝酒会成为大寒的标配风俗——古时的防寒条件简陋,寒风刺骨,唯有喝酒能祛除身上的寒气。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因此,古今诗人多爱酒,尤在冬天为盛。元代有“大寒岂可无杯酒”,宋代文同则说“大寒须遣酒争豪”,而袁宗道在下雪天和友人喝酒夜聊的“雪中酒戒最难持”,也和唐代元稹的“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尽了门外北风呼啸的冷冽物候中,士人雅客们在屋内与宾友温酒同饮,对雪酌杯,围炉取暖,叙谈欢言的快意自得。
郁达夫也说:“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闭门拥酒,一炉暖意抚人心似乎已成为古今以来的共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直至今日,我们仍然会在严冬腊月,在除夕元日,共同举杯,在粮食造就的佳酿中,互相慰藉,也对新一年的富足丰饶抱有虔诚的敬意与期待。
和美守岁
大寒迎年,百节年为首,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上至帝王将相,侯门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离不了琼浆玉液,所谓“无酒不成席”便是这样由来。
早自西周开始,中华先祖在辞旧迎新之际,就会携美酒,烹羔羊,欢聚庆贺新年的来临,也祝祷来年的丰收,由此便开了过年饮酒的先河。
《礼记月令》一书中记载着,新的一年开始时,天子总要亲自行迎春之礼,向上天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然后举行宴会,皆喝“劳酒”,敬奉天地,以此庆祝新一年的到来。这种“劳酒”可以说是由古法手工酿造的、最为原始的粮食酒。
到了汉代,“年”作为法定节日被固定下来,春节饮酒也蔚然成风,沿袭至今。“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成为春节期间无处不在的景观。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正值开春之际,也正是极容易暴发瘟疫的时节。聪慧的祖先开始选择尝试在饮品之中添加防治瘟疫的药物来应对。
汉代时,每逢春节,人们常喝一些用中药浸泡的酒,比如“椒柏酒”——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记载,椒柏酒用椒花和柏叶浸泡而成。据传,“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取作长寿的象征;“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用于新春祝颂,“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意为祝吉祈寿。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月……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初一时用“椒柏酒”祭祀祖先或献给长者,以示尊重祖先,祝贺长者福寿康宁。
北周诗人庾信有诗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也证明了椒柏酒的风俗一直到南北朝时期都还盛行。
而且,除了为节日充当气氛组之外,饮春酒在这一时代还寄托了人们驱除恶秽、保佑长寿的寓意。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表示,“椒柏酒:元旦饮之,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
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繁荣,国家稳定,饮酒不再局限于防疫治病、驱鬼辟邪的功用,而被寓以娱乐、享受之意。宫里会大摆宴席,行酒时,诗歌唱和,通宵达旦,歌舞升平。
到了宋代,除了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喝酒“守岁”外,在白天,邻里之间还会互相邀请对饮,谓之“别岁”。同时,还会互相赠送酒食,谓“馈岁”,这些习俗被苏轼写进了《岁晚三首序》。
其实,从南北朝开始,古人除夕守岁就会喝酒,留下的佳句数不胜数,李商隐在《隋宫守岁》中描述宫廷守岁的盛况:“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到了元明清以后,守岁之风全面盛行,年味特浓。天一黑,全家便团坐到一起“度岁”。人们相聚酣饮,互相朝贺,以酒守岁,觥筹交错间,从以酒祝寿,到祈愿岁安宁、家和美,坐以待春,以兆延年。
除夕守岁时喝完了还不尽兴,大年初一也要继续喝酒。王安石的《元日》中,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指大年初一,“屠苏”即“屠苏酒”。人们喝“屠苏酒”开始成为主流——“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胶牙饧。”相传,屠苏酒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是以大黄、白术、桂枝、花椒、乌头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有益气温阳、驱邪避疫、延年益寿之效。
药王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也有关于屠苏酒的记录,“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每逢腊月,他总会把一包药分送给众邻乡亲,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剩下的渣滓用红布包起来挂在门框上,据说可以保佑全家无病无灾。后来,屠苏酒的传统流传了下来。
宋时,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上也有“正月一日年节……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小民虽贫者,亦需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也已说明了宋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情景。
自清代之后,酒又变成了传递感情的使者,成为一种社交密码,酒香无处不在,举足轻重。它被作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伴手礼”之一,这种“在场”其实是我国传统人情社会的重要纽带,饮的是酒,交的是情。由礼到俗,酒的传承演变到现代,是阖家欢乐、和乐融融的象征。
“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然后正六律,和五声”“下五辛盘”……“五”作为“中庸”之数被寄以“和美”之意,中国人以“和”为贵。所谓“和”字,在《说文解字》里,它有三种写法,其一为“咊”,与农田禾麦有关,意为五谷丰登的“和”;其二为“龢”,意为五音乐器和谐,恰到好处的悦耳;其三为“盉”,原意为盛酒器和盛水器,通“和”时指“调味”后的和。
关于酒中之“和”,北宋诗人黄庭坚大概最有发言权。他寄情山水,纵情诗文,传说他戒酒了十五年,却在古戎州(今宜宾市)破了戒。在宜宾北郊,他觅得一处天然峡谷,环境清幽,谷底有清泉自石壁间缓缓流淌而出。于是,他仿照王羲之兰亭雅集之举,在谷底凿石为池,引水九曲,与众多名流雅士席地依次而坐,斟满“姚子雪曲”,有了“曲水流觞”的雅兴。
“姚子雪曲”可谓黄庭坚最爱的酒品,因为被认为是采用了“安乐泉”的优质水源而使“姚子雪曲”口感增色不少,黄庭坚于是专门赋诗《安乐泉颂》赞美此酒:“姚子雪麴,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神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和”,是交融与共,有“和”才会有“美”。在四川宜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加持下,一杯杯美酒从这里流出。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的精华被融为一体,不同而和,酒香四溢,经过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千锤百炼完善形成了名酒——五粮液。而更为人称道的是,当年的古河道水汩汩流过千年,直至今日,五粮液的酿酒用水也正是来自与安乐泉一脉相承的岷江优质水源。
在酒曲的装点下,在时间的加持中,人们才能气定神闲地享受五谷丰登带来的黍稻藜麦,将那一杯清纯甘冽的浆液凝聚起的风味和醇厚一饮而尽。
1963年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严谨的评酒专家们给予了五粮液高度的评价:“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采天地之灵气,汇江河之脉流,融五谷之精华,纳人和之风情,把天地人的完美结合酿制成醇香的美酒,五粮液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和谐平衡”的美好境界。至今数十年间,五粮液对“和美”文化的追求一以贯之,持续遵循“和美”理念,与千家万户美美与共。
时间的变迁中总有些变与不变。习俗在变,对幸福的祈愿,对自然的感恩,在辞旧迎新之际的期冀却一脉相承。就如同今日我们在除夕团圆年夜饭中举杯斟满的那一杯五粮佳酿,亘古贯今,流传下来,既漂洋过海,也走进千家万户。
幸福中国年
经历过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冬时令,春节,是交汇与新生的时刻。
《诗经》所谓“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农闲的冬季,古人开始用秋天收获的稻米酿酒,为祈愿家人健康长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冬酿十五日熟,春酿十日熟。”顺应天时物候的规律,在十五日小心翼翼的呵护中,一瓮酒里贮藏的不仅是今秋的获取,还有无数的对来年的美好祝祷。
大寒一直以它独特的方式迎接着新一年、新的美好的到来。而杯中酒也承载着日月年年里,人们有关河清海晏、万象更新的愿望。一定要感受过那些安心、叮嘱、包容、支持,沉浸过最大化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精神得到短暂的休憩休整后,再继续踏上征程。团聚的幸福时刻,一瓶五粮液,最适合在除夕家宴上作为与年夜饭相配的“年夜酒”。盼一顿家里的年夜饭,盼一场和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的暌违团聚。诗人北岛说:“当酒融入血液,阳光、土壤、果实统统转换成文化密码。”食物常常被当做一种凝聚了场景和情感的代号,某个场景之下它曾作为在场者,连同那时的情绪一起,替你在脑海中储存了记忆,作为这份风味的附加值。
即便时光流转,物非人非,场景里的大多数元素都变成了抖落在时间中的微小尘埃,而这一杯酒,却越发被抽象成一个专属的符号,牵连上感情一起,成为爱意和温润醇厚,成为团圆本身的代名词。和家人、朋友团圆时刻的那一杯酒,才最能暖到人心里去,刺激、浓烈,最适合慰藉重回故里的游子。
对于白酒业而言,春节一向是消费旺季。而今,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回归与复苏,白酒的线下消费场景支撑起了人们对“和美”幸福中国年的向往。
寒凉的除夕冬夜里,温一杯五粮美酒,相对小酌,“过年”的时间仿佛有种魔力,所有的报喜不报忧、那些平日里独自咽下的委屈、工作的压力、生活的不顺,甚至父母未曾宣之于口的想念,都和滑进胃里的那一杯酒作了交换,轻描淡写地吐露了出来。
除夕是抚平乡愁、慰藉旅人、消解离愁别恨的好时节,是浓缩到一顿团圆饭里的思念,是叙旧,是离别,是相聚,是迎新,是回望,是展望。和美时刻,美酒总相伴。五粮液成为一盏精华之酿,滋养了文化,容纳了情感,带着生活的烟火气,推杯换盏,酒入喉肠,微醺着聊聊过往,想想未来,围炉夜话,岂不悠哉。
如今,打开抖音平台,就能看到五粮液推出的热热闹闹的激励挑战赛。据悉,该活动于1月10日上线,将持续至1月19日,邀请网友比出“五”的手势,来触发五粮液“五福星”IP形象的贴纸,以抓取、聚集五种福运的寓意来开启新的一年。
挑战赛期间,与家人、朋友相约,在各种和美欢聚场景中,以光影记录成为“五粮液推荐官”,留下五粮液39度、五粮液1618见证的和美团圆的瞬间,有望获得五粮液新春惊喜礼包。
有家的地方,有好友的地方,团圆的时刻,幸福的踪迹才无处遁形,在酒杯的碰撞声中被献给家人、献给自己、献给新的一年。便在除夕夜,以杯中五粮液祈愿和美待新春,抿一口,敬岁月,敬家人。
网络编辑: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