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商》呈现的商周之变、华夏精神的人文化与古史脉络

周替代商,周取缔人祭的尝试,是中华文明从敬鬼神、宗教化到爱世人、世俗化的第一步,是未来中国实现周秦剧变,建立韦伯意义上的现代性政权的关键支撑,具有突出的进步性和人文价值。

责任编辑:刘小磊

学者李硕和他的新著《翦商》(广西师大出版社,2022)。(资料图/图)

罗新老师为《翦商》所写的推荐语说:“王国维之后,商周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而李硕则把这一重要性,形象生动地描画了出来。”该书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空间切换为辅线,对新石器时代至周初的华夏文明圈,进行了细致地描摹,提出了不少高论。作者借用高亨先生的思路,对《易经》进行了全新的分析解读,指出周文王推演《周易》,是他寻找“翦商”的理论支撑,并说服自己和族人,坚定“翦商”理想的过程。本书以上古宗教的人祭行为作为观察窗口,通过细致的考证和绵实的笔法,“复原”了人牲在商朝的遭遇,直击心灵地展现外来者观看人祭仪式的内心活动。将周人与商人之间的仇恨,用周武王与周公等人因观摩人祭仪式而产生的心理创伤后遗症,直白地展现了出来。这也为周公“禁绝”商人用活人祭祀的恶习,在史书中“抹掉”所有相关血腥残暴的记录,提供了新的说法。这同时解释了周公为什么会成为倍受崇敬的先哲。周替代商,周取缔人祭的尝试,是中华文明从敬鬼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