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
-
业委会欲换物业反遭撤销,一座小区的7年“暗战”
试图更换物业的行动从2016年持续至今,但没人能想到,业委会反而比物业先告别小区——一位业主起诉要求撤销业委会。 业委会选举成功,需要同意的业主“双过半”。二审法院认为,在宣布选举结果的业主大会决议公告里,这两个数字不够准确。 业主李玉说,小区建设图纸锁在一个文件柜中,物业和业委会各持一把钥匙。但几年前,文件柜被物业以房屋漏水的名义转移,不知所终。 -
化解公立医院二万亿负债:十一载纾困未竟,疫情雪上加霜
与历史扩张负债相比,本轮债务危机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已出现经营困难,不得不举债发工资、偿付货款,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医院。“需要特别留意那些没有买设备、没有盖楼还亏损的医院。” 对于很多公立医院来说,举债成为扩张的唯一选择,因为“不负债就扩张不了规模,不扩张就没有竞争力”。 国家卫健委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当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逐渐加大。国家卫健委正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合理控制运行成本,降低负债率,推进高质量发展。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疫情直击
-
“没药找政府”:全国337个城市的发药成绩单
截至12月24日,全国只有26个地方发放了免费“健康包”,还有76个地方政府组织药店免费或者低价送药。 “健康包”真正能覆盖全部困难群众的只有大连和重庆南岸区两地。 赠药数量最紧张的是河南平顶山,相当于2000人分享一片药。而在湖北宜昌,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1.5片布洛芬。 -
“一天一个价”,抢购血氧仪
某款血氧仪在天猫平台搜索界面显示价格为128元,但下单时就变成158元,两天后价格变为208元。客服表示,涨价是受进价上调和供货渠道等因素影响。 国内血氧仪紧俏,一些原本从事血氧仪批发生意的商家改为零售,另一些做外贸生意的企业将“英文版”血氧仪改为国内销售,“现在血氧仪的国内订单已经超过国外订单了”。 血氧仪抢购潮源自对“沉默性低氧血症”的担忧: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93%),但并没有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可是双肺已经损伤,身体组织已经缺氧。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可以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危及生命。 -
01:50
他们“阳”了,为什么要晒朋友圈?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晒阳”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有人认为,“晒阳”可以帮助他人消除恐慌,也有人认为能从中获得一种“参与感”。随着感染人数攀升,“病耻感”逐步被瓦解。资深执业心理咨询师崔庆龙提醒,可以晒但不宜调侃。 -
新冠疫苗第四针开打,“阳康”多久能接种?一图读懂
-
布洛芬为何全国难寻?
在国家卫健委和多地卫健部门发布的推荐用药中,布洛芬始终居于前两位,加之在止痛方面的作用深入人心,布洛芬开始成为退烧药的代名词。 从数字上看,我国退烧药供应完全能够满足日常所需,但自疫情暴发以来,消费者想买到退烧药并不容易。一家布洛芬制剂生产厂商工作人员称,工厂退热类药物2021年的产量就有所减少,甚至上半年生产的退热药物尚未全部出厂。 有制药企业曾在招股书透露,布洛芬缓释胶囊属于普药品种,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多年,毛利率较低。华北制药则在公告披露,公司布洛芬缓释胶囊2020年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0.0044%。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时事热评
-
“小乱入城,大乱避乡,浩劫入野”:中国古代的战乱避祸观
中国古代的战争避祸观念就是在局部动乱时,从无秩序的地方到有秩序的地方去;全面动乱时,从人多的地方到人少的地方去;类似于世界末日的大浩劫时,从有人的地方到无人的地方去。 -
医学生“赠药受辱”:求药者以怨报德还是“两次空跑”引发误解?
女子在微博中还指出,当其询问“他要是再来骚扰我,是不是可以拘留”时,警察表示“他去哪里是他的个人自由,我们管不着”,让其没有安全感。这一所谓“警方言论”对引爆舆论起了很大的作用。 -
“莫大外籍教授”现原形:“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刺激跨国造假丨快评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已经深深植入世人的文化心理,出国俗称“镀金”就反映了这一点,这也是“大词定律”(name-dropping effect)的体现:使用一些流行的、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名词,足以吸引眼球、哗众取宠。很多事物本来可能只是“相异”但一旦沾上各种“背景”的修饰语,就立即获致“高人一等”的影响力。公众也据此总结出了“头衔越长,身份越假”的定律,甚至是“精准收割韭菜,头衔越长越好”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