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时代,初三毕业班教师的焦虑该如何化解?|人在职场
恍若秋收,时近黄昏,别人准备收工还家,我还有一大垄稻穗等着征服。
责任编辑:温翠玲
反复做同一个梦。
我变成了学生,坐在教室考试,交卷时间就要到了,铃声马上会像集结号一般响起,手中的笔如停不下来的红舞鞋一样旋转、滑行,试卷还是一大片空白。同学陆陆续续交卷了。恍若秋收,时近黄昏,别人准备收工还家,我还有一大垄稻穗等着征服。
我浑身燥热,满头大汗。
那时是8月底9月初。我是初中语文教师,今年暑假有了双减政策来临后的第一次日托,暑假瘦身成寒假。余热未退,开学在即。考场滑铁卢梦,似驼铃阵阵,警醒着我踏征程上战场前的焦虑。
那时刚好参加区里一个“AI技术如何赋能写作”教学主题活动,遇到教研员,随口说起这一场中年职业倦怠引发的焦虑。教研员刚评上特级与正高,她说:“优秀教师体现在业务。课堂是解决危机的出口。”醍醐灌顶,从那一天起,我这个教龄28年的教师,认真备每一堂课,每天工作额外多出六七个小时。同事们说我变了,也纳闷我的课堂学生掌声不断。
教学有进展,育人呢?我捏着一把汗。
初三毕业班,开学是娃综合征迸发的火山口。有学生笑得太开怀疑下巴脱臼,跑到急诊室,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special
减少了个人的压力,也减少了班级的压抑
tianli
没看到老师减掉了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