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公立医院二万亿负债:十一载纾困未竟,疫情雪上加霜
与历史扩张负债相比,本轮债务危机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已出现经营困难,不得不举债发工资、偿付货款,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医院。“需要特别留意那些没有买设备、没有盖楼还亏损的医院。”
对于很多公立医院来说,举债成为扩张的唯一选择,因为“不负债就扩张不了规模,不扩张就没有竞争力”。
国家卫健委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当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逐渐加大。国家卫健委正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合理控制运行成本,降低负债率,推进高质量发展。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曹海东
河北邯郸曲周县中医院陷入多起借贷纠纷案件,累计欠债超过三亿元;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被曝连续5个月未发工资;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被起诉至法庭后账户被冻结……
过去三年,绝大多数医院一直节衣缩食过“日子”。作为国民健康体系的基石,公立医院运营状况为各界关注。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年卷)》显示,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负债率为42.56%。其中,公立医院总负债额约2.3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1.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代表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负债率较轻,约30.95%。
以二级公立医院为例,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的通报显示,在调研的2400家二级公立医院中,2020年约40%医院出现亏损,7.51%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00%,49.53%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南方周末记者对比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前一年数据,发现上述三项数据分别增加了16.75%、4.29%、8.93%。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二级医院正在迈过“负债率50%”这道警戒线。为引导公立医院合理控制负债,国家卫健委于2019年、2020年分别启动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将“资产负债率”作为监测指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总会计师刘宏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立医院的偿债能力变差,使得过往扩张时产生的历史负债集中暴发。此外,一部分医院常年经营不善,需要借钱发工资,在疫情后陷入恶性循环。
这也得到国家卫健委通报证实:“医疗盈余的普遍减少与医院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同步开展,加大防控投入、运行成本增加等因素有关。”
国家卫健委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回复中表示,当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逐渐加大。国家卫健委正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合理控制运行成本,降低负债率,推进高质量发展。
湖南、山东、河南、辽宁成重灾区
一般认为,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公立医院分为三级,一级为基层医院,二级为地区性医院,三级则是跨地区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每一级根据考评,划为甲、乙、丙三等。
南方周末记者对比历年卫生统计年鉴发现,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5.3%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45.9%,达到顶峰。
如按地域统计,2021年,湖南、山东、河南的医疗卫生机构资产负债率最高,分别为53.99%、52.22%、52.19%。除浙江、青海、西藏外,其余省份卫生机构负债比例皆超过了30%。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2020年3月曾调查了全国26个省市316家医院。数据显示,88.6%的医院存在资金压力,50%的医院现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