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的2022好书经眼录

成为经典有多种途径,其中之一是它们被一些名人誉为经典,这会使它们仍不时获得出版的机会。《造星主》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例如它曾获得弗吉尼亚·伍尔芙、伯兰特·罗素的盛誉或赞许。

责任编辑:刘小磊

2022年我经历了一段奇幻的生活,原以为我将能阅读比往年更多的书,然而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最后也没有多读几本。但毕竟还是读了一些有趣的书,这里分享三种。

《病毒:是敌人,更是朋友》,[德]卡琳·莫林著,孙薇娜等译,北京三联2021年10月。 (资料图/图)

本书原著初版于2017年,中译本是根据增订版翻译的。巧的是出版时间正和某些热点争议重合,但这当然不是出版社刻意迎合的结果。

作者在本书中特别强调,关于病毒,我们长期习惯的故事都是将它视为使人致病的恶魔,“医学史上对病毒的记述一边倒,即把它描述成各种疾病的根源”,我们用“病毒”来对译Viruses,本身就是这个旧故事的直接反映。然而这样的认识已经严重过时,“当今,病毒学研究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其有益功效上,而不再注重研究病毒如何使人患病。”

今天的病毒学研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作者先给了一个理由:病毒长久以来一直在人类身上和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很可能“从宇宙洪荒之时就存在了。在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病毒构成了我们人类,调控着基因的功能”。书里有一组数字给我印象深刻:

目前地球上的人类数量是1010量级(不到100亿);

宇宙中的恒星数量是1025量级(天文学爱好者可能会有异议,但在这里无关紧要);

我们已知的细菌数量是1031量级;

我们已知的病毒数量是1033量级。

细菌和病毒的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环境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这些病毒和细菌遍布于我们的皮肤、口腔、生殖器、脚趾、指甲和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