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山不负人,青白江的城居环境“革命”

2015年3月27日,青白江攀成钢公司3号高炉出完当天第二炉铁水后,宣布永久停炉作业,这座曾经年产值上百亿的国营大厂彻底宣告落幕。

在此之前,同为青白江“门面”的川化股份也已宣布停产。两座王牌企业先后关停,青白江“以高耗能换取高产出”的时代成为历史。

如今,站在长流河湿地公园里的绿道上,仍旧能看到川化和攀成钢的厂房伫立在南岸,独特的工业遗迹倒映在清澈的河面,展现着青白江的过去和现在。

青白江因厂而建、因工业而兴。要放下以为生的支柱产业,需要极大的智慧与决心。

但只用了不到十年,不仅阻碍城市转型的落后产能去掉了,青白江依靠中欧班列和成都国际铁路港成功转型为陆港枢纽,彻底扭转了城市形象。

如今在青白江高处远望,龙泉山脉可尽收眼底,再也不用担心视野被阻挡。大到闻名全国的赏樱胜地凤凰湖湿地公园,小到遍布老城区的社区绿地,再或是环绕全城的绿道,全区各处,都见证着青白江的环境巨变。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白桂斌/摄)

环境改善不仅关系着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对青白江未来发展同样意义重大。当下的城市竞合关系中,生态环境已然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既要就业前景,又要生活舒适的年轻人,正在用新的尺度,以求“安居”和“乐业”兼得。而在大力推动碳中和的时代,绿色低碳产业更是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这与焕新重生的青白江,不谋而合。

不破不立

在本地人眼里,现在的青白江和以前完全是两个样。

大学教师鄢渝葵19岁就进了川化,在青白江生活了快四十年。他至今还记得青白江以前冬天经常起大雾的模样。

但如今谈起青白江的城市环境,鄢渝葵语气里充满骄傲,“樱花盛开的时候你来凤凰湖湿地公园看看,真的非常漂亮。”

各项数据都能证明青白江当前的城市环境。2021年,青白江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全市中心城区并列第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市第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01%,森林步行15分钟覆盖率83.11%,显著高于成都的平均水平。

今年天府绿道骑行在成都爆红,成为蓉城人民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之一。而青白江也不甘人后,目前全区已建成279公里天府绿道。鄢渝葵就很高兴地发现,绿道已经延伸到自家门口,“每天下楼就能锻炼”。

陆港绿道(白桂斌/摄)

要放在十年前,很难想象青白江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那时这座老工业基地还在面临何去何从的命题。

2013年,青白江作为四川省唯一被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的区县,踏上了产业调整之路。面对逐渐被市场抛弃的传统工业,青白江痛下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入手“关停并转”在保留总部和研发设计的基础上,青白江陆续关停了川化、攀成钢两大王牌的生产线,累计淘汰化工、钢铁产能500万吨,并推进上下游64家企业陆续调迁。

在鄢渝葵看来,正是这种“破则立,不破则废”的勇气改变了青白江。

就在青白江迈入产业调整的同一年,中欧班列前身“蓉欧快铁”首次从青白江开出,打通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之间的全新贸易通道,此后几年间迅速成长为青白江的经济命脉。到2021年,以物流、外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对青白江GDP的贡献已经占到67%,是第二产业GDP的两倍以上。

新的支柱产业崛起,青白江终于能彻底摆脱重工业带给城市环境的困扰。过去几年来,青白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整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最直观的是空气、水质明显好转。

过去五年间,青白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浓度从五年前的67微克/立方米大幅减少到36微克/立方米,仅二氧化硫的减排量就占成都市总减排量的36%,空气指数优良天数也因此从198天增长到303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Ш类及以上,主要考核断面水质改善为Ⅱ类;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均实现安全利用。

“也就是说短短五年时间内,青白江空气、河流的污染物浓度整体降低了一半还多,这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成都市污染源监测中心青白江监测站的侯贤贵表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强化考核的要求,此后各级政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考核目标——青白江各项环保数据的成就,即是在这样的严格考核标准下实现的,可见其含金量。

针对空气、河流的实时状况,青白江已建立起一套生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维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以3个市级以上标准站和7个区级标准站为主,建成投用自动监测站111个,2台激光雷达扫描为辅,基本实现检测跟踪的持续性。建成投用水质量自动监测站11个,目前水质监测已经实现‘自动为主、手动为辅’,基本覆盖各条重要河流出入境断面、纳污断面。”侯贤贵介绍。

绿色发展的理念也贯彻到了城市治理中。以垃圾回收为例,青白江近年改造了500多个小区固定投放点,升级了50多座农村垃圾房,建成了53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全区城镇小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100%覆盖。

近年的一系列成就,让青白江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认可。过去几年,青白江先后获评四川省级生态区、国家生态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并作为全国唯一代表国企改革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入选了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2021年,青白江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功实现向泛欧泛亚内陆开放前沿港口城市、向现代绿色产业、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转变的凤凰涅槃。

近期在新华网举办的第八届绿色发展论坛上,青白江再次获得三项荣誉,分别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2022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和“2022乡村振兴绿色实践优秀城市”。

全域增景

有了“青山绿水”,如何扭转外界对青白江的固有形象?

工业建设时期的青白江,并不以环境著称。鄢渝葵1983年刚到青白江工作时,只有城厢古城设有一处纪念烈士彭家珍的家珍公园。一直到1988年,青白江区第一现代化公园怡湖园才正式建成开园。

过去几年间,青白江的公园绿地建设大步前进。

2017年成都提出建设公园城市后青白江积极响应,在区域建设总体规划中提出打造12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将公园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以点带面发挥公园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青白江已建成城市公园5个、小游园微绿地26处、凤凰绿道、长流河绿道、陆港绿道等多条天府绿道,并完成了长流河湿地公园、东山公园等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同步完善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的建设,青白江逐步构建起“全域增绿”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青山绿道蓝网”正在青白江大地铺展。

各个公园项目建设过程中,青白江引入了开放式公园、海绵城市等理念,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设计原则。“目前青白江的所有城市公园都是100%免费开放,全区入园‘零门槛’。”青白江区住建局公园建设管理中心黄曜介绍。

长流河(李静/摄)

不仅如此,青白江的公园建设还做到了“因地制宜”,充分展现出地方特色。

2019年底建成开放的长流河湿地公园,就将青白江特色的工业文化融入其中。这座公园沿河布局,对原先的工业渠长流河进行了大力整治,并保留了一部分原川化、攀成钢的厂房遗址,实现了工业遗存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如今漫步在长流河湿地公园中,游客不仅能观赏到银杏、香樟树、蓝花楹、天竺桂、红枫等四季美景,还能在工业时光广场等景点感受青白江昔日工业建设辉煌。

已建成两千多亩的凤凰湖湿地公园,则靠主打“赏樱”成为了青白江乃至成都的城市名片。这里种植了几十个品种、1.5万余株的樱花,从2010年至今已连续12年举办国际樱花节,成为全国知名的赏樱胜地。

凤凰湖樱花(李静/图)

位于凤凰湖二期的国际石斛研发中心,则收集了1097种石斛,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斛种源库”。石斛被称为“药用植物界的大熊猫”,不仅具备重要的科研价值,也为凤凰湖湿地公园又增添了一重美景。去年6月,这里出产的四种石斛登上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让青白江成为全国焦点。

可以看出,青白江对公园建设的投入可谓一举多得: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更为优化城市形象、吸引外来游客出巨大贡献。

事实上,长流河湿地公园开放后很快就成了成都的网红景点,开园至今游客量近十万余人次。而凤凰湖湿地公园每年更是能吸引上百万人次光临,今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后影响力进一步出圈。

目前,青白江正在大力规划发展全域旅游,希望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和消费场景结合,让游客领略青白江的多面魅力。随着各项旅游设施逐步完善,游客在青白江既能观赏凤凰湖樱花节的盛景,也可以在城厢古城、弥牟镇实地感受传统文化,还能到亚蓉欧国家馆享受购物的乐趣。

筑巢引凤

光是吸引游客来访还不够,青白江更想把人留下来。

青白江近年大力夯实生态本底,正是希望以人居环境“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和生产要素聚集,让宜居成为青白江的重要竞争力。

在当下年轻人选择工作、居住城市的考量中,“宜居”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今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一份《年轻人选择城市需求洞察报告》,发现95后、00后年轻人的择城标准明显偏向生活化,尽管就业机会依然重要,但城市环境、生活便利性已经上升为同样重要指标。

凭借中欧班列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优势,青白江近年物流、外贸等临港适铁产业风生水起,提供了一大批就业机会。光是近五年来,青白江全区就新增了近10万家企业。与此同时,青白江的城居环境、配套设施也在持续优化,力求成为人才的安居乐业之地。

去年TCL投资5亿的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落户青白江。TCL综合部经理袁彰鹏就注意到,近年青白江不仅产业布局实现优化,各项城市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在青白江老城区,70余条社区绿道已经“串街成链”,将绿色空间与社区生活场景串联,让居民在回家、上班的路上都能享受绿意。

青白江还推动了213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提升城市功能配套水平,改善了近1.5万户居民的生活品质此外建成了文体中心等公服设施176个,并引入成都树德、川大华西第二医院等教育、医疗配套,持续优化升级全区文化、医疗、教育公服供给。

在产业新城的发展过程中,青白江还转变思路,将职工的休闲需求纳入了规划考量,塑造“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形态。

欧洲产业城是青白江近年大力发展的全新产业功能区,距离主城区有一定距离,周边缺少休闲运动等配套设施。为此青白江在产业城一河之隔的73亩土地上修建了一座东山公园,这座公园设计了步行栈桥连接园区,实现休闲与工作场景的无缝切换。

“产业园的员工下班后,只要跨过栈桥就能进入公园。”青白江区欧管委规划建设部专员甘峻霖介绍。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