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中国消费增长与中国品牌的成长
今天的中国消费,有什么正在发生?
一个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阶层的超大规模市场飞速运转;“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日渐清晰,并释放源源不断的红利;信息化新技术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层融合,刺激一大批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快速崛起;众多中国品牌正在各自领域“攻城略地”,并逐步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成长中的大市场,是中国品牌成长的沃土。”12月9日举办的南方周末2022中国民族品牌创新发展论坛现场,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演讲中开宗明义,道出了他对中国消费未来发展的信心。
面对在场的众多知名企业负责人及业界菁英代表,樊纲将个人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与思考娓娓道来,也为中国品牌的长远崛起建言献策。
中国消费的潜力与信心
近年来,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促进消费,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在当天的演讲中,樊纲引用数据说明,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超过12%,这样显著的增长速度对任何品牌的发展而言,都是尤为重要的市场基础。而结合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和高企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从消费占GDP比例的指标出发,同样可瞥见中国消费的增长前景。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的最终消费比率为54%,不仅远低于美国(85.5%)、英国(84%),距离全球平均水平72%也有较大差距。
“确实我们还需要弥补短板,但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潜力”,樊纲认为,未来中国消费占GDP比例的增长过程中,潜藏着许多新的市场份额、市场价值等待被挖掘。
中国品牌如何崛起?
从改革开放至今,一大批中国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力量。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品牌的发展距离国际一线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全球政经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未来中国品牌如何不断进击、进一步在国际舞台发声,值得深入探究。
在中国民族品牌创新发展论坛现场,樊纲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为中国品牌的崛起提出相关建议。
在他看来,企业首先应当专业而专注,持之以恒地坚持自身所长,并长期投入。综观国际性知名大品牌,无不是通过多年的投入,方能扎根于消费者的心智之中。相较而言,我国新兴品牌的发展仍需一个过程,不仅需要各方的培养与支持,也应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新的场景,把握新趋势进行品牌打造。
由此,樊纲也提出需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他认为,民营企业可以做家族企业,在几代人的传承中更容易专注投入,实现品牌长远的发展。
而关于政府对品牌崛起所能起到的作用,樊纲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统一大市场”,打破地区阻隔及制度瓶颈。他提到,“德国制造”最初是英国为了提醒消费者产品质量低的标签,而后德国发挥大市场的作用,使“德国制造”在国内长足发展,最终走出国门成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当下的中国要真正发挥统一大市场的作用,依托国内大市场,让中国品牌在国际上有更大竞争力。
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围绕品牌崛起的路径,樊纲还在演讲中说明了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跃居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的背后,就是新技术价值的体现。除了汽车行业,其他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品牌旗下的产品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时,如何通过数字化趋势巩固品牌更值得思考。
此外,樊纲还建议中国品牌应坚持走全球化的道路。他认为,即使中国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但我国的产能依然过多,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来巩固。品牌在短期内可以利用好本土市场优势,长期而言必须有面对世界、面对国际市场的战略和眼光。
“创新!创新!创新!”在演讲尾声,樊纲着重强调了创新对于品牌发展的关键意义。正如他所言,创新不仅局限于新的设计、功能、技术、使用场景等,也包含着管理体系、市场、成本结构等方方面面的创新,“品牌发展的背后,实质上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随着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百年老字号、传统企业或是新兴品牌势力,中国民族品牌的建设都迎来新局面。立足国内大市场,把握时代机遇,中国民族品牌的崛起值得期待。
网络编辑:kuangyx